郁 (鬰) 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阴平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唐为贵州治。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郁林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阴平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唐为贵州治。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郁林县。
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日军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水师官兵力战不敌,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通肯山在 “ (珲春) 城东北二百七十里。……珲春河发源于此”。“通肯”,满语意为鼓。
在今甘肃永登县南。东晋永和三年(347),后赵伐前凉时筑。《晋书·石季龙载记》:季龙遣将“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即此。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隋属交趾郡。唐属交州。唐末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永福省福安东南。属武平郡。隋属交趾郡。唐属交州。唐末废。
宋置,属会稽县。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十二里东关镇。(1)在河北省阳原县中部偏北。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城,人口 4860。明天顺四年(1460年)筑东、西二城,该城居东,故名。1
东晋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北。南齐属南牂柯郡。后废。旧县名。苏南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江苏省丹阳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寻即撤销,仍并入丹阳县。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良光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良光在“州南四十里”。
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三州山”。《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三山“在卫西北三十里。高数千仞,三峰并秀”。②又名护国山、下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板桥浦西。《寰宇记》
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贞元中废。(蔚yù) 又作郁头州。唐置,治尉头谷(今新疆阿合奇县以东色帕巴依地)。属龟兹都督府。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游家洲。《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游家洲 “在府城 (今临江镇)南十里。袁江西来北折,洲在其右也,与万石洲相望。一名双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