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郏县

郏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西晋属襄城郡。 北魏改为城县。 北宋复改郏县, 属汝州。崇宁四年 (1105) 属颍昌府。后复改为郏城县。

②元大德八年 (1304) 复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郏县。以古郏邑为名。清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属平顶山市。面积737平方千米。人口56.2万。辖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郏邑,先属郑,后属楚。战国属韩。《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栎、郏”;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郏”,皆即此。秦置郏县,治今郏县县城,属颍川郡。东汉、三国魏仍属颍川郡。晋属襄城郡。北魏改名为峡城县,太和十七年(493年)置龙山县,治今郏县东南。北齐废峡城县。隋开皇初改龙山县为汝南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名辅城县。大业二年(606年)移治今郏县县城;四年改辅城县为郏城县,属襄城郡。唐属汝州。北宋改称郏县,属颍昌府。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郏县入梁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置郏县,属南阳府。明、清属汝州。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汝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南边缘和南部,其支流有肖河、蓝河、青龙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甘薯、烟叶为主,特产优种牲畜“红牛”、“大尾寒羊”和名贵药材“全虫”。矿产以煤为主。有采煤、水泥、轴承、磨料磨具、耐火材料、金刚砂、陶瓷、铸造、纺织、玉雕、制革、服装等厂矿。洛界公路斜贯全境,郑南西线公路经过中部。古迹有三苏坟、太朴遗址、文庙大成殿、红石坊、谒主沟钧窑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汤池县

    辽置,为铁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金属盖州。元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营口市东南汤池。为铁州治。元初废为汤池堡。

  • 龙平寨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明于此置巡司。

  • 飞泉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五十里。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阳朔县:飞泉“泉涌山腰,悬石百级,飞注而下,如挂银河,入于桂江”。

  • 北禅山

    俗名土楼山。在今青海西宁市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 “南禅山”条下:“北禅山在(西宁)县西北五里。”

  • 七盘山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方舆胜览》卷56邛州:七盘山“在临邛”。《方舆纪要》卷71邛州:七盘山“有石径自趾至巅,委曲七盘。其相近者曰马崖山,以崖石如马形也”。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寰宇

  • 朝解城

    亦作朝斛城。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旧唐书·地理志》 符离县: “隋治朝解城。贞观元年移治竹邑城。”

  • 狮顾山

    在今湖南宁乡县东二里。《方舆纪要》 卷80宁乡县: 狮顾山 “蹲踞江滨,玉潭水绕其下”。

  • 泾原路

    北宋康定二年 (1041) 置经略安抚使,治所在渭州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蒲河以西,葫芦河以东,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北,以及宁夏固原、隆德、泾源、西吉等地。元符后辖境扩大。元丰中及宣和后一度

  • 扶山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武德县有扶山。《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扶山“山之东有五岭,一曰从衡,二曰思峒,三曰光螺,四曰居禄,五曰居林,递相拥护,故名扶山。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

  • 道乡台 (臺)

    (臺)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寺傍。明《寰宇通志》 卷55: 道乡台 “宋邹浩号道乡,为右正言,谪衡州经此,守臣温益下逐客之令,旅店不敢容,风雨夜渡湘江,有僧列炬迎之。有诗一无烦冤抑郁之思。张敬夫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