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泉
在今浙江绍兴县东。《水经·渐江水注》:“(寒) 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 《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郑公泉 “在会稽五云乡,去葛仙翁钓矶为近,以郑弘得名。味极甘,宜茶”。
在今浙江绍兴县东。《水经·渐江水注》:“(寒) 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 《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郑公泉 “在会稽五云乡,去葛仙翁钓矶为近,以郑弘得名。味极甘,宜茶”。
1944年12月日伪由东海县析置,隶淮海省。治海州城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废。
即今河南虞城县南三十六里站集乡。《清一统志·归德府》:石榴堌驿“在虞城县南六十里”。清置驿于此。民国时属商丘县,设县佐驻此。
西晋置,属酒泉郡。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东北骍马城。《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81后凉录: 吕光太安二年 (387),“率步骑二万攻酒泉,克之,进次凉兴。穆引师东还,路中众散,穆单骑奔骍马,骍马令郭文斩首送之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
即今四川铜梁县西侣俸镇。清光绪 《铜梁县志》 卷2: 侣俸场 “在县北 (西) 二十里”。
又名翁山。即今浙江东部舟山岛。《元和志》卷26明州鄮县: 翁洲 “入海二百里,即 《春秋》 所谓甬东地也……其洲周环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宋后限指今舟山岛东部 一山峰。即今浙江舟山岛。《元和郡
①原太湖尾闾之一,又名下江。晋顾夷 《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 与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等,皆以此为 《尚书· 禹贡》 三江之一。故道自今江苏苏州市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东北大致循今娄江及
南宋景定元年(1260)升涟水军置,治所在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县)。明洪武初改为安东县。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军置,治涟水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属淮南东路。元废县入州,属淮安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康王城。《元和志》卷11:“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召即墨大夫……封之万家。”《乐毅传》:燕将乐毅“下齐七十余城,唯独莒、即墨未服”。古
故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明史·西域传二》:“出嘉峪关西行二十里曰大草滩,又三十里曰黑山儿,又七十里曰回回墓。”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