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县

郑县

①春秋秦武公十一年 (前687) 灭郑国置,治所即今陕西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元年 (440) 为华山郡治。孝昌二年 (526) 移治今华县西七里,属华山郡。北周移治今华县西南九里故县里。隋开皇三年 (583)还治今华县,属华州。大业初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 复为华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华州治。垂拱元年 (685) 改为太州治,后复为华州治。乾宁四年(897) 为德兴府治。光化三年 (900) 复为华州治。元初省入华州。

②南朝宋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南齐属从阳郡。北魏废。西魏复置,不久改为清乡县。

③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④1913年改郑州直隶州置,属河南豫东道。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1914年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28年析城区置郑州市。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二县。


(1)古县名。(1)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置,治今陕西省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为东雍州及华州郡治。西魏为华州治。隋属京兆郡。唐复为华州治。元初废入华州。(2)西魏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北周改为清乡县。(2)旧县名。1913年由郑州直隶州改置,治今河南省郑州市城区。1948年迁岗杜(今河南郑州市东南)。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两县地。


猜你喜欢

  • 里松乡

    即今广西贺县东北里松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移会宁巡检司治此。

  • 药 (藥) 丛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 药丛山在 “府南十里。多产药材,因名。或讹为落丛山,俗呼乐从山”。

  • 敦里八甲

    在今四川忠县西拔山镇。清乾隆元年(1736) 置巡司于此。

  • 洪边州

    元至元中置,属八甸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八里。明废。元至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北。属八番罗甸宣慰司。明废。

  • 新添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新添葛蛮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二十三年(1390) 改属新添卫。

  • 街埠市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阳逻镇北界埠村。《清一统志·黄州府》: 街埠市 “在黄冈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 庵上镇

    清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晋江市北庵上。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庵上村,人口6000。因山前曾有尼姑庵,故山名庵上山,村以山名。1950年为丘南县第六区。1953年丘

  • 平番堡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六里镇江关乡南。清改置平番营。

  • 五井子

    又作大五井子。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黑龙江省》:“望奎县,在呼兰河与通肯河之间,位于呼兰河右岸,旧名五井子。”

  • 宣华池

    即摩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北宋张商英 《蜀梼杌》 卷上: “乾德元年,以龙跃池为宣华池,即摩诃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