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
即今安徽歙县西十里郑村镇。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郑村。
即今安徽歙县西十里郑村镇。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郑村。
俗称螺蛳门。元末杭州城东门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拆除。
亦名漂沙、子合。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西域城国。汉时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
明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五十里。后废。
①即布库哩山。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又正东与长白山相距只六十里者则有红土山。”山西北有布尔湖里池,旁有天女浴池碑。相传此为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处。②在
在今陕西宝鸡县 (虢镇) 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凤翔府虢县: “东北十里有高泉渠,如意元年,引渭水入县城。”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里河津渡有 “塘头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老通扬运河两岸,东邻泰州市海陵区。面积63
亦作铜铄铺。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南同乐乡。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1:长滩里有铜铄铺。民国《续修涪州志》作同乐镇。
即吴国。先秦国名。为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藩离(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南败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见“吴”。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北满井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 东北有满井。②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满井乡。《清史稿·地理志》 宾州府: 官商路 “西北满井达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