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亭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东莞集。《续汉书·郡国志》: 东莞有 “郓亭”。《续山东考古录》 卷21沂水县: “莒州之东莞集确是郓城。”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东莞集。《续汉书·郡国志》: 东莞有 “郓亭”。《续山东考古录》 卷21沂水县: “莒州之东莞集确是郓城。”
清置,属汧阳县。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南二十里。
1913年改里化厅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理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旧县名。1913年废里化厅置理化县。1952年改名理塘县。
①即今安徽郎溪县南七十里兴高山。岩石崔嵬。《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大岩山“在建平县。山顶有池,冬夏不竭”。②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明一统志》卷88思南府:大岩山“在务川县东八十里。山有一岩深
大理国阿都部。在今四川布拖县 (特里木)。一说在今美姑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里州 “蛮名昔郎甸”。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周书·异域·氐传》:赵昶“乃简择精骑,出其不意,径入厨中。至大竹坪,连破七栅,诛其渠率,(阴平、卢北)二郡并降”。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城县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寰宇记》 卷137通川县: “以地带四达,故曰通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天宝初为通川郡治,乾元初为通州治。
南齐置,为安昌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梁、陈时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为安昌郡治。南朝梁、陈时废。
在今陕西南郑县南。《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汉山“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四峰八面,南接巴山,山有池水。昔大旱,居人张士伯祷此山,闻空中语曰:大雨由天,小雨由山。士伯遂送女山中自焚,有顷大雨”。
清嘉庆十六年 (1811) 改普安州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光绪三十四年(1908) 改为盘州厅。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以普安州改置,治今贵州省盘县。直属贵州省。辖有今贵州省盘县和水城
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乐安江北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 乐平县东南有接竹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