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关
即野山关。今湖北巴东县南野三关。民国时设县佐。
即野山关。今湖北巴东县南野三关。民国时设县佐。
①又作统门水、徒门河、土门河、豆满江。即今吉林东南中朝界河图们江。《清一统志·吉林一》: 图们江 “在宁古塔城南六百余里。源出长白山,东北流绕朝鲜北界,又东南折会诸水入于海”。图们江除下游入海处一小段
唐开元二十八年 (740) 置,属歙州。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天祐中移治弦高镇(即今婺源县)。《元和志》 卷28歙州: 婺源县 “以婺水绕城三面,因以为名”。宋宣和后属徽州。元元贞元年 (12
清置,属渑池县。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崤店。
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南海神庙南珠江下游段,因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而名。唐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 “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即此。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之杨梅河。《清一统志·梧州府》: 波罗江 “在容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水经·甘水》:“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郦道元注:“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为甘掌焉。”
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民国 《东北年鉴》: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1)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4.18万。镇人民政府驻茂林,人口 6710。1949年为茂林区,1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春秋》: 桓公五年 (前707),“城祝丘”。即此。西汉置即丘县。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年):在祝丘筑城。即此。西汉
一作阿剌诺尔。元时对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统称。《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河源火敦脑儿“群流奔辏,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剌脑儿”。即今青海省玛多县西鄂陵、扎陵二湖。《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
金置,属鹤野县。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金史·地理志》鹤野县:“长宜(镇),曷苏馆在其地。”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保安县: “唐毛山在县西北,近榆林之宁塞营。近代官军败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