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铃关
又名枫桥敌楼。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 为防御倭寇由巡抚御史尚维持创建。关上原有楼三层,上列孔以发射矢石铳炮。楼已毁,但拱门尚存。
又名枫桥敌楼。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 为防御倭寇由巡抚御史尚维持创建。关上原有楼三层,上列孔以发射矢石铳炮。楼已毁,但拱门尚存。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福建都卫置,治所福州府 (今福建福州市)。辖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内各卫所。清废。
又作五交城。即今陕西富县。《魏书·地形志》:长城县“有五郊城”。隋为上郡及洛交县治。
东晋建元二年 (344) 慕容皝改涉夜城(南罗城) 为威德城。在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流域。一说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北。《晋书·慕容皝传》: “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 《方舆纪要》 卷18大
在今安徽和县南。《宋史·河渠志》: 南宋乾道二年 (1166),“以和州守臣言,开凿姥下河,东接大江,防捍敌人,检制盗贼”。《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姥下河 “在州西南三十里姥下镇。源出麻湖,东南流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治。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有“柴里斗六社”。康熙《诸罗县志》作“斗六门街”。本是洪雅族的一个社名,后简称“斗六”或“斗六门”。清光绪十九年(1893)云林县移治于此。日本占领后
在今广东顺德市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伏波桥在“县南二里。《志》云,桥西南五里有乡名石桶,南越相吕嘉故乡也。嘉闻汉兵分道南下,于其地筑石瓮、金斗二城,及兵败,遂遁于此。伏波将军路博德遣兵
在今山西吉县西北。《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高祖山 “在吉州西三十里。峰峦奇秀。其上旧有汉高祖庙,因名”。
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南支。《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剡山 “在嵊县北一里。昔秦始皇东游,使人凿此山以泄王气”。《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嵊县: 剡山 “山巅为星子峰,稍下为白塔冈……水流山下,
即今山西襄汾县南十五里柴庄村。《魏书·长孙肥传》: 东晋元兴元年 (402),长孙肥击后秦姚平,“平退保柴壁,太祖进攻屠之”。即此。即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东晋元兴元年(402年),北魏长
亦称凌城庙。即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睢宁县东南有 “凌城庙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