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嶂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铜鼓嶂 “在县北,又有葫芦峒诸险,皆贼出没处。嘉靖四十五年,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铜鼓嶂 “在县北,又有葫芦峒诸险,皆贼出没处。嘉靖四十五年,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
①河名。(1)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源出祁连山,北流径玉门市东。又西北流入石油河。《清史稿·地理志》 玉门县:“又东有白杨河。”(2)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之玛纳斯河。《新唐书·地理志》 北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三沙洪一带。《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崇明旧城”条下记:北宋建中靖国初(1101)于姚刘沙岛西北涌出一沙,“以三次叠涨,因名三沙,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
①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七十里朱阳镇。隋于此置朱阳县。蒙古至元八年(1271)废为镇。②一名朱阳关。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明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灵宝市中南部。面积780.2平方千米
唐贞观九年(635)分大乡县置,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元和志》卷30三亭县:“因县西十五里有三亭古城为名。”天授二年(692)属溪州。五代末废。古县名。唐贞观九年(635年)分大乡县置,治今湖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岩山。《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海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壁立端重,上有沃田、清泉”。《清一统志·漳州府》: 海云山 “在漳浦县东二十里,上有清泉不涸,山半有海云岩,一名岩山”
①春秋楚灭蒋国后置,治所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二十六里期思镇。秦属衡山郡。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弋阳郡。南朝梁废。②北魏景明初改边城县置,为边城郡治。治所在安丰故城 (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南朝陈改为边城县
古称南澳山。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口外海中。为南澳县主岛。原名井澳。有古井、岛周多澳(泊船处),故名。隋开皇年间置潮州,岛在州南,改称南澳山。明设重兵屯守。清初为郑成功控制南粤沿海的重要基地。建国后改今名
亦作杨港镇。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北杨巷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县丞曾移驻于此。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北部、北溪河两岸。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巷,人口 5600。原名杨港,因姓得名。
即今湖南汨罗市北三十里桃林寺镇。旧属湘阴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阴县图: 县东北有桃林。
今甘肃西部疏勒河流经玉门市境内一段。《清一统志·安西州》: 昌马河 “在玉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南山,北流径卫西。又西北入柳沟卫界为布隆吉尔河,即南籍端水之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