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南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南部析置,治东观腰(今山西阳城县南)。1945年4月撤销,与阳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
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今阳城县东观腰。1945年撤销,仍复阳城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南部析置,治东观腰(今山西阳城县南)。1945年4月撤销,与阳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
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今阳城县东观腰。1945年撤销,仍复阳城县。
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知一镇(为纪念柳知一而命名)。清季尝设招垦局于此。后改密山府。1913年改密山县。1948年始迁治今密山市。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 肃州》: 榆木山 “在高台县南四十里。上产榆树,故名。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延长百余里”。
在今山西静乐县南。《方舆纪要》卷40静乐县:石峡山“在县南六十里。石硖如门,有石峡泉流注于汾。相传晋人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盖出于此”。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北五十里。民国《湖北通志》卷36光化县:陈家楼卡,“《县志》:在城北四十里。北界河南邓州老君庙。《光绪舆地记》云:有把总驻防”。村名。在山东省阳信县偏东北部。属劳店乡。人口660人。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之别利措瓦山。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9:伊噜山在“三姓界,距吉林城东北一千六百九十里”。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即梁榆水,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榆水在县西。”
①即今河北大清河南支潴龙河。沙、滋二水在安国市南汇合后称猪龙河。经安平、博野、蠡县、高阳等县,至安新县入白洋淀,东流为大清河。《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猪龙河,“ 《旧志》: 猪龙河在高阳旧城东三里,
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八十里大庄科乡。清属丰镇厅,乾隆三十二年(1767)设巡司于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东北大庄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设巡检司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平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大业初属下邳郡。唐属泗州,开元二十五年 (737) 移治临淮县 (今洪泽县西临淮乡)。北宋建隆二年 (961)废。古县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