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

阳城

①传说为夏都。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翟县注引《世本》称:“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汲冢书》亦称:“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②即春秋时阳或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水经·济水注》:“湨水又东南径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

③战国楚地。在今安徽界首市境(一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楚悼王时为阳城君封邑。《吕氏春秋·上德》:“墨子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 阳城君令守于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为阳城人。即此。

④即今河北清苑县西南四十里阳城镇。《续汉书·郡国志》 中山国蒲阴县:“有阳城。”《水经·滱水注》:博水“东径阳城县,散为泽渚,……世谓之阳城淀也。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今城在(蒲阳)县东南三十里”。五代营垒之地。《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晋军至阳城。庚申,契丹大至,晋军与战,逐北十余里,契丹逾白沟而去”。


(1)古都名。相传为夏禹都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告城镇。《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2)古邑名。(1)战国齐邑,后入于燕,复入于赵。在今河北省清苑县西南。《史记·赵世家》:悼襄王九年(前236年),“赵攻燕,取貍、阳城”。即此。(2)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界首市境(一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楚悼王时为阳城君封邑。《吕氏春秋·上德》:“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为阳城人,当即此。


猜你喜欢

  • 清溪镇

    ①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松潘县南。《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十三年 (797),“高倜、王英俊由峨和、清溪道薄故松州”。即此。②唐置,属涪陵县。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三十里长江南岸清溪镇。《资治通鉴》:

  • 浮流寨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建,属沙县。即今福建永安市。明置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置永安县后,为县治。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筑,即今福建省永安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

  • 焦山寨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十三里西蕉山村。《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焦山寨“在县东北十三里焦山村。洪武中筑寨于此”。

  • 练渎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卷18: “练渎在太湖,旧传吴王所开,以练兵。” 唐皮日休 《练渎》 诗: “空阔嫌太湖,崎岖开练渎。” 即此。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旧传春秋吴国所开以练兵,故

  • 黄沙岭口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四十六里黄沙岭村。西与山西昔阳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14赞皇县: 黄沙岭口在 “县北黄沙岭下,北去故关百里。正统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

  • 鹄鸣山

    即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北三十里鹤鸣乡境。《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即“鹤鸣山(1)”。

  • 千乘县

    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史记·田儋列传》:“使灌婴破杀齐将田吸于千乘。”即此。西汉为千乘郡治。东汉属乐安国。西晋省。南朝宋复

  • 金鸡砦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金鸡砦“自金毛关平地特起一山,高百丈,周环有水。明正德中,剿流寇尝屯兵于此”。

  • 赤桥

    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晋书·石勒载记》载:晋永嘉中,苟晞等破汲桑、石勒于清渊,桑等将西奔刘渊,“冀州刺史丁绍要之于赤桥,又大败之”。即此。

  • 淡塘河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盐官镇西北。南宋嘉定十五年 (1222) 为捍咸潮筑。《宋史·河渠志》: “在县 (治今盐官镇) 西近南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 至清初已堙塞过半,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