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谿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杜注: “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北。郑地。”又称鱼齿山。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旧属镇宁州。《清一统志·安顺府》 “安庄驿”条下:“又州南旧有关岭驿。明万历中置,本朝雍正六年裁。”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谢鸡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东三十五里谢鸡墟。”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原属澜沧县,民国时于此置县佐。1944年底裁撤。
北宋庆历年间置,属延州延川县。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为丹头县。
唐垂拱二年 (686) 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元和志》 卷31犀浦县: “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厌怪,因取其事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属蜀郡,至德二年(757
亦作拔曳固。隋、唐铁勒 (勅勒) 十五部之一。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新唐书·回鹘传一》: 隋大业间 “韦纥乃并仆骨、同罗、拔野古叛去,自为俟斤,称回纥。…… (唐贞观间) 乃以回纥部为瀚海,
亦作阿尔古州。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
一作盟猪泽、明猪泽、孟猪泽、孟诸泽、望诸泽。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虞城县西北。《汉书·地理志》 梁国睢阳县: “ 《禹贡》 盟诸泽在东北。” 至唐代,湖泽面缩小。《元和志》 卷7虞城县:“孟诸泽在县西北
①元代称滇西北一段金沙江为丽江。《元一统志》丽江路军民宣抚司:金沙江,“古丽水也,今亦名丽江”。按,唐代的丽水指今伊洛瓦底江,元代误认金沙江为“古丽水”,因称金沙江为丽江。②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南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