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高县

阳高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市。面积 1726 平方千米。人口28.7万。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西汉置高柳县,为代郡西部都尉治;置参合县(今县南),属代郡。东汉废参合县,末年废高柳县。北魏复置高柳县,为高柳郡治;后废。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置清塞军。辽置长青县,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长青为白登县,仍属大同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白登县为镇,并入大同县,寻复置县,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废白登县,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一年在今址筑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并为阳高卫,六年移大同府于此,八年移还故治。雍正三年(1725年)改阳高卫为阳高县,治今址,属大同府。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桑干河中上游。桑干河、白登河、黄水河、吾其河、黑水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油料作物、甜菜为主。矿产有煤、铁、石英、大理石、石灰石、铅、锌等。工业有煤炭、机械、化工、制药、建材、冶金、纺织等。京包、大秦铁路和张同、大阳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云林寺、古城堡墓群等。


猜你喜欢

  • 角木宗

    又作足木宗、朱木宗。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角木宗”。

  • 聂荣宗

    一作阿扎白索宗。即今西藏聂荣县。1942年设聂荣宗。“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1960年改设聂荣县,驻色贡。1941年置阿札白索宗,后改聂荣宗。治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1960年撤销,改设聂荣县。

  • 北镇庙

    又名山神庙。在今辽宁北宁市城西三里山坡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清一统志·锦州府》载:北镇庙“在广宁县西医巫闾山之阳,去山五里余,距城三里余。舜封医巫闾山以镇幽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

  • 折脚堰

    在今四川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神泉)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引水溉田,贞观元年开。”在今四川省安县塔水镇北。唐贞观元年(627年)开,引水灌田。

  • 三阳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七十七里三阳乡。民国《歙县志》附图:县东北有三阳坑。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昌源河上游。三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传古代有三只羊停此坑中,主人信为吉兆,定居于此,得名三羊坑,

  • 萨比泽

    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南阿牙克库木湖。《隋书·地理志》: 且末郡有萨毗泽。

  • 复 (復) 土堡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3石泉县: 复土堡在 “县西北十里。堡南十里为青冈堡。二堡之间有青泗口,路通坝底,为河东、河西、白草、青片诸番出入处”。

  • 平遥县

    北魏改平陶县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平遥县。《元和志》卷13汾州平遥县称,“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1265)复属汾州。明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

  • 六诏汛

    即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诏。旧属文山县,清时有外委戍守。

  • 鸟连山

    又名石花山。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6镇沅府:鸟连山“山高林茂,群鸟常集,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