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寨
在今福建沙县西南。《明通鉴》:正统十三年(1448),“(邓)茂七据此, 自称铲平王,设官厅,攻陷县”。
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南。《明通鉴》卷二四,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据此,自称“铲平山”,设官厅,攻陷县。
在今福建沙县西南。《明通鉴》:正统十三年(1448),“(邓)茂七据此, 自称铲平王,设官厅,攻陷县”。
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南。《明通鉴》卷二四,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据此,自称“铲平山”,设官厅,攻陷县。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
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绥定府一》: 宝城山 “四面险峻,斜通一径,上有坪有寨,亦以宝城名”。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五十里白洋村。明设白洋巡司于此。清乾隆时移驻柯桥镇。在湖北省枝江市西部、长江北岸。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洋,人口 2800。原名白羊,因江边有巨石,色白似羊,故
①即上京。京都的通称。东汉班固《两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②对陪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北齐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下都,称京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为上都。唐宝应元年(762)以
即今陕西北部杏子河。源出靖边县南白于山,东南流经志丹县东北,至安塞县南合延水。《水经·河水注》:龙尾水“出北地神泉障北山龙尾溪,东北流注清水”。
①一名黄山。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东北五里。《山海经·中山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史记·留侯世家》:黄石公与张子房相期,“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亦作梁城郡。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北。《水经·河水注》: 盐池(今岱海) “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岱海北。辖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最高处。其巅有石柱并列,相传有齐女墓在此。《吴越春秋》 卷4:吴王太子娶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并曰: “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
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西汉属泗水国。东汉属广陵郡。西晋属下邳国。南朝宋废。《水经·淮水注》: 凌水 “出凌县东,流径其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淮”。县以凌水为名。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里王寺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沧州图:西南有王寺镇。(1)在河北省南皮县东部。面积90.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寺,人口3820。镇以驻地名,明初建大寺院,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