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洞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 雷公洞 “天色阴晦,则其中隐隐有如雷。两壁峻立,形如佛像”。
在湖南省凤凰县西北部,高久山东麓。为石灰岩溶洞。因雷雨时洞中有雷声回响,村人以为神,故名。洞口高9米,宽6米。洞曲折深奥,长达3千米以上,宽畅处可容千人,狭窄处仅可容身。有溪流自洞口潜入,流500米后,一股沿岩隙通向大龙洞,另一股流向尚不明。洞外峰林耸立,繁茂葱茏。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 雷公洞 “天色阴晦,则其中隐隐有如雷。两壁峻立,形如佛像”。
在湖南省凤凰县西北部,高久山东麓。为石灰岩溶洞。因雷雨时洞中有雷声回响,村人以为神,故名。洞口高9米,宽6米。洞曲折深奥,长达3千米以上,宽畅处可容千人,狭窄处仅可容身。有溪流自洞口潜入,流500米后,一股沿岩隙通向大龙洞,另一股流向尚不明。洞外峰林耸立,繁茂葱茏。
五代吴越国杭州城东门。南宋改候潮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江干区候潮路与候潮路直街相接处附近。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巴拉嘎尔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秃河“在右翼东南四十一里。蒙古名葫芦古尔。源出克什克腾东北三百十里,名阿尔达图河,西北流,入右翼境,为葫芦古尔河,又北流,入阿达可池”。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九河白族乡(白汉场)。由剑川出中甸、维西要道。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升魏州置,治兴唐、贵乡二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后晋天福二年(937)改名广晋府。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升魏州置兴唐府,治兴唐、广晋二县(在今
在今陕西凤县西南。《金史·章宗纪》:泰和六年 (1206),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降,右监军遣兵趣凤州,完颜纲遣 “张仔会吴曦于兴州之置口”。即此。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内。《清一统志·金华府》:极目亭“在府子城上。宋政和中,知州黄特建双溪楼,后废。绍兴中,即其故址改建为亭,陆游有诗”。
原名郭隆寺,亦曰古隆寺。藏语意即鹰沟。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广慧寺“在西宁县北一百三十里。旧名尔郭隆寺。本朝雍正四年赐额佑宁寺。乾隆十四年御书真如权应扁额。三十五年赐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
明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七十五里宋农乡(宋农场)。《明史·四川土司传》:弘治十二年(1499),“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谋据酉阳,结俊倍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二十四里南窖乡西安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房山县图:县西北有西安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