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为历史悠久的著名道观。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许逊之“净明真境”。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改名天宁观,大和五年(831年)改为太乙观。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画家朱良月(即朱耷,号八大山人)偕弟来此隐居,重新修建,定名青云圃。清康熙时改今名。现有殿宇均建于清光绪年间。主要建筑有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内设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墓(衣冠冢)亦迁于此。
青云谱朱耷塑像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为历史悠久的著名道观。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许逊之“净明真境”。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改名天宁观,大和五年(831年)改为太乙观。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画家朱良月(即朱耷,号八大山人)偕弟来此隐居,重新修建,定名青云圃。清康熙时改今名。现有殿宇均建于清光绪年间。主要建筑有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内设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墓(衣冠冢)亦迁于此。
青云谱朱耷塑像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又称巴音土门。即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
明洪武中建,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明)万历中,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旋趋河渡,贵州震动。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乌江镇。明万历二十八年(16
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水经·洛水注》: 武里水 “南出武里山”。即此。
①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南。《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由栖鸡五里至冷溪。”清设冷溪(碛)汛。《清一统志·四川统部》:峨边营经制外委一员驻“冷碛”。民国《峨边县志》卷2:冷碛关
即今陕西洛川县治。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川县迁治于此。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东北香扎。后废。
1913年改依兰府置,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治所在三姓城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 “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依兰,三;哈剌,姓也。” 1928年直属吉林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在
唐贞观元年 (627) 降定陶县为镇,属曹州济阴县。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复为定陶县。在山东省定陶县中部偏西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10.4万。镇人民政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化龙桥“两溪水合流其下。旧为行旅津要。宋开庆初,甃石为桥,构亭其上。永乐十一年毁,十四年修治,改曰登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