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
明太祖吴元年 (1367) 改益都路置,属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沂源、蒙阴以东,昌乐、安丘、诸城以西,南、北滨海之地。清属山东省,辖境缩小。1913年废。
明洪武初改益都路置,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高青、蒙阴、淄博等县市以东,诸城、安丘、昌乐等市县以西,北抵渤海,南达黄海。清时辖境缩小。1913年废。
明太祖吴元年 (1367) 改益都路置,属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沂源、蒙阴以东,昌乐、安丘、诸城以西,南、北滨海之地。清属山东省,辖境缩小。1913年废。
明洪武初改益都路置,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高青、蒙阴、淄博等县市以东,诸城、安丘、昌乐等市县以西,北抵渤海,南达黄海。清时辖境缩小。1913年废。
又名漏罐口。即今江西彭泽县西南芙蓉镇。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清同治《涿州志》 卷2集市: 城西有松林店。
①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榆社县(今山西榆社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县及和顺县西部地。六年 (623) 废。②辽置,属大定府。治所在和众县 (今辽宁凌源市西土城子)。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地区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岐州。治所在美阳县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县及扶风县南部、乾县西北部地。北周建德三年 (574) 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美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续山东考古录》卷3谓即山东禹城县西南三十里之禹息城,指出:“汉平原郡属惟羽县故城无可考。羽县莽曰羽贞,余谓禹为羽字音讹,息为贞字形讹耳。”东汉省。西汉封济北
一作奇沟、祁沟。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三十里。唐末设岐沟关于此。
亦名鹑觚原。在今陕西长武县北浅水村一带。《元和志》 卷 3 宜禄县: 浅水原 “即今县理所。……武德元年,(薛) 举寇泾州,屯兵于安定县之折墌城,太宗亲征,相守六十余日,会举死,其子仁杲统其众,并羌胡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六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九递山“广高不知其几里,遇晴霁则祥云覆其上,绝壁如银色,人视其色之昏明,以候晴雨。上有水潴为洞,高广百尺,有异鱼,人不敢取。左右石台有两泉,温冷靡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治龙山七里沟 (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废。旧县名。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以两县首字得名。治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