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风穴寺

风穴寺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为单层九级密檐方形砖塔。金代的中佛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寺外有塔林两处,共有元、明、清各代和尚墓塔七十三座。风穴寺及塔林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千米的风穴山中。周围群山环抱,松柏苍郁,风景秀丽,辟有国家森林公园。原名香积寺,始建于北魏,隋代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现存最早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为九层密檐方形砖塔。塔刹由覆钵、相轮、宝盖及火焰组成。金代的中佛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顶。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寺院周围有元、明、清各代的和尚墓塔83座,是省内第二处较大的塔林。风穴寺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 穴 寺


猜你喜欢

  • 蓝关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南,距五华县西北岐岭不远。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指此。清嘉庆 《龙川县志》 载: “通衢界龙川、长乐之间,潮、嘉晋省之要道,有与秦

  • 永固山

    在今安徽萧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永固山“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

  • 普宁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容州置,治所在北流县 (今广西北流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二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容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市)。辖境相当今

  • 南智州

    唐贞观元年 (627) 改智州置,治所在文谷县 (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十年 (636) 以后废。

  • 彭坡头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 时曲

    即洄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资治通鉴》:唐元和十年(815),“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胡三省注:“时曲,在陈州殷水县西南。”古水名。又称洄曲。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

  • 费县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属泰山郡,改为侯国,后复为县。西晋属琅邪国。南朝宋属琅邪郡,移治祊城 (今费县东北方城镇)。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移治薛固(今费县东薛庄)

  • 焦夷县

    唐天祐二年 (905) 为避朱全忠父讳改城父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资治通鉴》: 唐光启元年 (885),“秦宗权寇颍、亳,朱全忠败之于焦夷”。即此。五代梁龙德初改为夷父县。古县

  • 复 (復) 累县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东汉废。

  • 三山营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三山营子。《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铁场堡”条下:“三山营堡在卫西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