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崖子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水磨沟寨“在卫城北五十里。又北二十里有马崖子寨。以上诸寨俱有官军防守”。
在今甘肃岷县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水磨沟寨“在卫城北五十里。又北二十里有马崖子寨。以上诸寨俱有官军防守”。
西晋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取上廉水为名。南朝宋废。齐复置,西魏并入吉安县。古县名。西晋于平利川置,治今陕西省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南。属上庸郡。以上廉水得名。南朝宋永初中废,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晋书·地理志》 鄂县: “有新兴、马头铁官。” 《水经·江水注》: “庾仲雍 《江记》 云,谷里袁口,江津南入,历樊山上下三百里,通新兴、马愿二冶。”
五代晋天福初改竟陵县置,为复州治。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属安州。元祐初复为复州治。南宋绍兴三年 (1133) 为荆湖北路安抚使驻地。元属沔阳府。明属沔阳州。清属安陆府。雍正
又名大秦寺。唐贞观十二年 (638)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会昌五年 (845) 毁。
即今新疆温宿县西北之库玛拉河,为阿克苏河上源之一。《新唐书· 地理志》: 拨换城 “乃西北渡拨换河、中河,距思浑河百二十里,至小石城”。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元和志》 卷28: 袁州 “因袁山为名”。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并以宜春县 (今宜春市) 为州治。天宝元年 (742)
亦作忠镇砦。北宋置,属嘉定府。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六年(1213),“虚恨蛮犯嘉定府之中镇砦”。即此。
即今江苏高淳县西丹湖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图:西有正觉寺。
亦名升迁桥、驷马桥。战国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升仙桥, 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新五代史·庄宗子继笈传》:后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五十里。《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三年 (552),“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明置巡司于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资治通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