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耳山

马耳山

①在今河北顺平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完县:马耳山“高耸干云,有两峰并峙,状若马耳。《志》云:县境诸山,马耳为之冠,中有桃花洞及桃花泉”。

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二十八里马耳山。《水经·潍水注》:涓水“出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③即原山。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里。《魏书·地形志》 泰山郡嬴县:“有马耳山祠,汶水出焉。”


古山名。在今山东省五莲县东北。宋苏轼诗中“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即此。


猜你喜欢

  • 拿 (拏) 口寨

    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镇。元置拿口巡司于此。明初废。清复置巡司。民国时称拿口镇。

  • 栗传镇

    北宋置,属永新县。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

  • 建明寺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北魏承明元年 (476) 八月,孝文帝诏建。同年十月,孝文帝曾行幸此寺。

  • 江湾营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高桥营”条:江湾营“在县北江东岸”。清置,在今广东省英德市北北江东岸。为江防要地。

  • 上寨驿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七十里。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驿。

  • 五重河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大洋河上游。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五重河在“(海城)城北十五里。自偏岭向东南流,行人连过五次,故名”。《清一统志·奉天府一》:五重河“源出(海城)县南分水岭,东南流经岫

  • 倘塘驿

    明置,在今云南宣威市北倘塘。《方舆纪要》 卷114沾益州: 倘塘驿 “在州北。为乌撒往来要地。天启二年,沾益土妇设科等作乱,焚劫沾益,倘塘、炎方、松林、交水及曲靖白水驿凡六站,官军讨之。明年复收诸站,

  • 阴口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左传》:襄公九年(前564),晋侵郑,“次于阴口而还”。即此。《水经·洧水注》:“洧水又东径阴坂北,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

  • 金利墟

    即今广东高要市东金利镇,东临三水市界。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高要县有金利墟。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移县丞驻此。在今广东省高要市东金利。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移高要县县丞驻此。

  • 大瑶山

    亦名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大瑶山“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此山东北—西南走向,延伸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