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集
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二十二里高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六月,赖汶光军至杞县,清军 “追至小武冈、沙窝、高阳集诸处”。
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二十二里高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六月,赖汶光军至杞县,清军 “追至小武冈、沙窝、高阳集诸处”。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文选·魏都赋》:“石杠飞梁, 出控漳渠,疏通沟以滨路。”李善注:“石窦桥在宫东……魏武帝时堰漳水,在邺西十里,名曰漳渠堰。东入邺城,经宫中东出,东南二沟夹道,东行出城,所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圣岭在“县南三十里。上有井,深广数丈。前有峰,曰仙人台,土城在焉”。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北陆渡桥。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陆渡桥市在“县治北十八里”。
亦作立登三坝。在今四川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南。为打箭炉至西藏南路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喇嘛丫至二郎湾尖,三坝塘宿。”民国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自理化西行,经公撒塘、拉尔塘、喇嘛丫、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小汤山镇。《元一统志》:“在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地名汤山,其上有寺。”清康熙中于此建行宫,并于泉泮凿石为池,乾隆初扩建为浴池。所出泉水温度高,又含硫质,故名汤泉。今已辟为小汤山疗
明永乐二年 (1404) 升凭祥镇置,属思明州。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成化十八年(1482) 升为凭祥州。1912年又改凭祥厅为凭祥县,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睦南县 (后改宁
北宋置,属大冶县。在今湖北黄石市西北。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四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五霸冈,“《志》云: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亦曰霸王冈。相传项羽救邯郸时曾驻此冈”。
即坎城。在今新疆策勒县北八十二里卡拉沁古城。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2: “战地东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 唐置坎城守捉于此。
又称东路中末次旗。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哈尔次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