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峒山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鹿峒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县治 (今明城镇),罗列如屏。赵佗尝获白鹿于此,名白鹿台”。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鹿峒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县治 (今明城镇),罗列如屏。赵佗尝获白鹿于此,名白鹿台”。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隅。《汉书·地理志》绵虒县:“玉垒山,湔水所出。”西晋左思《蜀都赋》:“包玉垒以为宇。”东晋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标。”《方舆纪要》卷67灌县:玉垒关“在县西玉垒山下”。②在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半石之山“来儒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水经·洛水注》:“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亦作阿赖山。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阿赖山脉。《清史稿·杨芳传》:道光七年(1827)平张格尔之乱,进占喀什噶尔,“张格尔已遁,命杨遇春偕芳出卡掩捕,芳军阿赖,檄诸夷部缚献”。
①唐贞观六年(632)置,属羁縻冉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②1916年改休纳县置,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民国《续修玉溪县志稿》:“玉溪为境内最大河流,可以概括全县。”1929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百里。清置巡司于此。
即绥江。今福建建宁县南宁溪。《明史·地理志》 邵武府建宁县:“南有绥江,源出金铙山,一名濉江,亦名宁溪,至绥城口,合蓝溪流入泰宁县界”,为泰宁溪。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八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前661),“初,公筑台,临党氏”。即此。《方舆纪要》卷32曲阜县:庄公台“《志》云,在县东北八里”。
①北宋置,属上蔡县。即今河南上蔡县南二十二里邵店乡。②清置,属宿迁县。即今江苏新沂市东南邵店镇。在江苏省新沂市东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邵店,人口 1700。早年有邵姓在此开
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之西,为古波斯湾沿岸重要港口。《寰宇记》 卷184引唐杜环 《经行记》:摩邻国 “在勃萨罗国西南,渡大碛,行二千里至其国”。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佛昙镇。《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埔尾堡”条:“县东五十余里有佛潭桥堡,砌石为之,雉堞雄壮。后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