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对汛督办区
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置麻栗坡副督办,属临安开广道。1914年改为麻栗坡对汛督办,后直属云南省。治所在新草房街 (即今云南麻栗坡县)。民国 《云南麻栗坡对汛特别区地志资料细表册》: “麻栗坡,以附近出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辖茅坪、玉皇阁、攀枝花、天保、董干、田蓬6汛。1950年撤销,设麻栗坡市。
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置麻栗坡副督办,属临安开广道。1914年改为麻栗坡对汛督办,后直属云南省。治所在新草房街 (即今云南麻栗坡县)。民国 《云南麻栗坡对汛特别区地志资料细表册》: “麻栗坡,以附近出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辖茅坪、玉皇阁、攀枝花、天保、董干、田蓬6汛。1950年撤销,设麻栗坡市。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小黄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西南梅城。大业三年(607) 废入谯县。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七年 (624)废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里澉浦镇东。宋《绍定澉水志》卷上:长墙山“在镇东三里。高八十丈,周围十九里。山之阿有黄道祠, 山之下有造船场,山之巅立烽燧,山之外捍大海。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 以其孤耸,遥望如
在今山东茌平县南古黄河上。北魏于此置四渎关,因四渎津为名。《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流径四渎津,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渎口。河水……始自是出,东北流径九里,与清水合,故济渎也。自河入济, 自
亦作太伯城、梅里村。相传周太王之子泰伯所筑。在今无锡市东南三十里梅村。《吴越春秋》 卷1: 太伯 “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句吴,……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史记· 吴太伯世家》 正义: “太伯居梅
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为黄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新洲县。《元和志》 卷27黄冈县: “以县东黄冈为名。”大业初为永安郡治。唐为黄州治。中和五年 (885) 移治邾县故城南 (今湖北黄州市)。元为黄
宋置,属漳浦县。在今福建漳浦县。元改名临漳驿。
①即今四川盐源县西南黄草镇。清于此设黄草坝汛,有外委驻守。②即今贵州兴义市。旧属普安州。《清一统志·兴义府》: 附唐废县“即今兴义县治。……地名黄草坝”。清雍正五年 (1727) 于黄草坝设州判,嘉庆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里龙老山东北麓。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此。
唐室韦诸部之一。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新唐书·室韦传》: 塞曷支部 “益东有和解部”。
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公陂河。《元丰九域志》 卷6: 崇仁县有宝唐水。《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宝唐水 “在崇仁县西一百二十里。源出宝唐山,下流合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