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陈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合罗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合罗水”。
南齐置,属雍州宁蛮府。治所在赭阳城(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改为襄城郡。南朝齐高帝置,治赭阳城(今河南方城县东)。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属雍州。北魏改置为襄城郡。
古水名。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流,经栾城县北、辛集市南,东流入故漳河。《汉书·地理志》真定国绵曼县: “斯洨水首受太白渠, 东至入河 (按: 指漳河)。” 《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五十里。《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三年 (552),“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明置巡司于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资治通鉴》:南
即今云南泸水县南十八里登埂。清乾隆时登土千总驻守。傣语 “登” 为地方,“埂” 为江湾,以地处江湾而得名。
南朝梁置,属华山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隋属襄阳郡。唐属襄州,贞观八年 (634) 移治废汉南县城 (今宜城市)。天宝七年 (748) 改为宜城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属襄阳郡。唐天
在今江西宜丰县南。《舆地纪胜》卷27瑞州:石台山“在新昌县南二十里。中有清凉禅院,东坡栾城尝游焉,有诗赠长老问公”。
东汉时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后汉书·西域传》: “移支国居蒲类地。户千余,口三千余,胜兵千余人。”
在今湖南新化县境。《宋史·地理志》 宝庆府新化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皆太平兴国中置。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魏书·蠕蠕传》: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世祖远征蠕蠕,“车驾至鹿浑谷,与贼将遇,吴提遁走,追至頞根河,击破之”。《北史》 谓 “鹿浑海之谷”。在今蒙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东旧城村。明天顺六年(1462)连山县徙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