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岭山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 东莞县 “有黄岭山”。《清一统志·广州府》:黄岭山 “在东莞县南。唐十道志,岭南名山之一。《县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县治朝山也。峰峦秀拔,状如卓笔,迤逦而西,作展旗状,俗名黄旗岭。下有泉出石罅,味甘美,宋绍兴间,邑宰张勋筑亭甃石,扁曰廉泉”。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 东莞县 “有黄岭山”。《清一统志·广州府》:黄岭山 “在东莞县南。唐十道志,岭南名山之一。《县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县治朝山也。峰峦秀拔,状如卓笔,迤逦而西,作展旗状,俗名黄旗岭。下有泉出石罅,味甘美,宋绍兴间,邑宰张勋筑亭甃石,扁曰廉泉”。
隋大业元年 (605) 改归德县置,属庆州。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元和志》 卷3洛原县: “因洛水所出为名。” 大业初属弘化郡。十三年(617) 废。唐贞观二年 (628) 复置,属庆州。五代时废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江湖镇东北连界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连界在“州北九十里”。
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沭水北岸。《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东莞“有邳乡”。《水经·沭水注》:“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东南流径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俗谓之半城。”《清一统志·沂州府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①蒙古至元三年(1266)置安宁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安宁州,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州改安宁县。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广南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宋书·刘勔传》:泰始四年(468),北魏将阏于拔“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曲)元德单骑直入,斩拔首,因进攻汝阳台”。《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汝阳台“亦名章华台……谓之汝阳台, 以别
明洪武初建,属南京中军都督府。治所在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市)。清废。
本天井关。北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即今山西晋城市南三十里天井关。元末亦名平阳关。《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二十八年(1368),顺帝令诸军攻泽州,“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 即此。在今山
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改中山郡为尹,并定都于此,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改为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年)改中山郡置,为后燕国都。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同安郡置,治所在怀宁县 (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天柱山、三官山以南,长江以北地区。乾元元年 (758) 改为舒州。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郡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