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郡
南朝梁置,属东宁州。治所在黄水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
南朝梁置,治黄水县(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南朝梁置,属东宁州。治所在黄水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
南朝梁置,治黄水县(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即古之松江。今江苏南部及上海市西部的吴淞江。为太湖最大支流。《吴地记》: “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
清康熙九年(1670)置,属云南省。治所在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鹤庆、丽江、永北、永昌、顺宁、景东、蒙化、楚雄、姚安10府,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栢、景东、临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0分水县:吴村在“县(今分水镇)东十里。旧置巡司,今废”。②原名吴孙集。即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吴村镇。1912年建津浦铁路设吴村车站后改称吴村。
金置,属广宁县。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境。
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清一统志·台湾府》:凤山溪“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通志》:源发查内山,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云州兵作乱围子城,节度使沙彦珣 “突围出城,就西山据雷公口”。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唐
①又名源泉水。为易水支流。源于今河北易县西北白杨岭下, 由西转东而南入易水。《清一统志·易州》:安河,“《旧志》:出白杨岭下,由西转东而南入易水。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奉旨疏浚……赐名安河”。②在今江苏泗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属黎平府。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1913年改下江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治今贵州省从江县西下江镇。1913年废厅改县。
明洪武五年 (1372) 建,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因城在嘉峪山西麓,故名。形势险要,为西通西域大道,素称 “天下第一雄关”。明万里长城的西端,即起于此。明设守备,清设游击、巡检驻守。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
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四十二里堰头乡。旧属宿迁县。明万历 《宿迁县志》 卷2: 堰头镇 “去治西北七十里”。1949年划归新安县 (后改新沂县,又改设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