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河

黄河

即今中国著名大河黄河。最早称为 “河水”。黄河之名首见于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封爵之誓曰: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之永存,爰及苗裔。” 《三国志· 魏书 · 袁绍传》 裴注引 《献帝传》: “悠悠黄河。” 《水经·河水注》: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河津也。” 唐以后为大河的正名。黄河发源于今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北麓。全长5494公里。由于黄河易淤易决,上游在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中游在山西、陕西二省的龙门、潼关间,下游自河南武陟、荥阳以下,河道时有变迁。据历史记载统计,决口约一千五六百次之多。清康熙时,胡渭 《禹贡锥指》 提出五大徙之说,后人加上清咸丰六年 (1855)河决铜瓦厢,改由今道入海后,遂成六大徙之说。近年又有学者提出较大改道二十六次之说。其分期如下: (1) 战国或战国以前。1. 据 《尚书· 禹贡》:故道自今河南武陟县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河北平乡北,东北流分为 “九河”,最北一支为干流,北流至深州市南折东北至静海东南入海。2.据 《山海经·北山经》: 故道自今河北深州市南 (以上同 《禹贡》),以下东北流经霸州市南,东流至天津市区入海。(2)西汉。据 《汉书·地理志》 与 《水经注》 里的 “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滑县南、濮阳市西、河北大名东、山东高唐南,折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西,又东北至沧县东北入海。(3) 东汉至北宋初。自东汉永平十三年 (70) 王景治河成功至唐景福二年 (893),河道长期基本不变,即 《水经注》、《元和志》 所载当时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阳市南,东北流经山东聊城、茌平南,折北经禹城西,又东北经滨州市南入海。(4) 北宋庆历后。庆历八年(1048) 河决商胡埽 (今河南濮阳市东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阳市东北折西北经内黄东,北流经河北大名西、南宫东,枣强、武邑西,献县东,至青县南由今南运河经天津市由海河入海。宋人称此道为北流。至嘉祐五年 (1060) 又在今大名县西南东决,东北经今山东冠县、夏津,略循今马颊河至冀鲁交界处入海。时称此道为东流。熙宁二年 (1069) 导东流,闭北流,元丰四年 (1081) 又决入北流。绍圣元年 (1094) 又导东闭北,元符二年 (1099) 又决入北流。(5) 金、元至明万历初。南宋建炎二年(1128) 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西南人为决河,遂使河道东决夺泗入淮。自后河道极为混乱。总的情况是重要决口西移,正流不再经过河南浚县、滑县间。经常数道并行,彼此迭为主、副。东流则或由马颊河,或由徒骇河,或由北清河 (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 入海,南流则夺泗、汴、睢、涡、颍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为主,东流为副,终于尽断东流。南流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阳乱汴、睢故道东出徐州由泗入淮为主。(6) 明万历初至清咸丰五年(1855)。万历初潘季驯治河功成,才尽断旁出诸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惟一的河道,大致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7) 1855年至1947年前。1855年河决今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 (时属兰阳,今已坍入河中),改道东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1938年国民党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至1947年才恢复故道。


(1)古水名。指黄河故道。又称黄水。最早见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之永存,爰及苗裔。”《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里提到“悠悠黄河”。《水经注·河水》:“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唐以后为大河的正名。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贾耽有《吐蕃黄河录》四卷。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上游在宁夏平原、内蒙古后套平原,中游在山西、陕西两省的龙门、潼关间,河道时有变迁,然均系在两岸小幅摆动。惟自河南武陟县、荥阳市以下,河道曾有大幅度的改道。见于历史记载的大小决徙约一千五六百次,多数集中在下游。故道略呈一折扇形,最北经由今河北省霸州市、天津市海河入海,最南经由颍水、涡水夺淮河入海(一部分黄河水又自淮河循里运河注入长江)。清康熙间胡渭《禹贡锥指》,概括历史上黄河改道为五大徙,后人遵用其说。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河南铜瓦厢,改由今道入海后,遂有六大徙之说。然胡说实多疏误,故近年学者又提出二十六次大改道之说。兹用分期概述如下:1.先秦。大致自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中期全面筑堤以前,黄河下游均取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决溢改道,屡有发生。《汉书·沟洫志》载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引《周谱》云“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即其中一次。惟决口地点、改徙方向,已不可考。“河”原为黄河的专称,《汉书·地理志》中河北平原上水道称“河”的有十余条,均系西汉以前某一时期黄河的干流、决流或岔流,或先后更迭,或同时存在。《尚书·禹贡》云河水下游“北播为九河”,即指下游有多股岔道入海。在先秦文献记载中可考索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下游河道有三条,一为《尚书·禹贡》大河,故道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河北省平乡县北,东北流分为“九河”。最北一支为干流,北流至深县南,折东北至天津市静海县东南入海。一为《山海经·北山经》大河,故道自今河北省深县南以上同《禹贡》大河,以下东北流经霸州市南,东流至天津市区入海。另一条见于《汉书》地理志、沟洫志,《水经注·河水》称为大河故渎,是先秦文献中零星记载的最早一条大河(约公元前7世纪中叶)。春秋战国时黄河下游以走《汉志》河道为常,时或走《禹贡》、《山经》河,或二股并存,或迭为干流。战国中期,约前四世纪四十年代,齐与赵、魏各在当时河道即《汉志》大河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长堤,此后《禹贡》、《山经》大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道,一直沿袭至汉代。2.西汉。《汉书·地理志》河水和《水经注》的“大河故渎”,故道自今河南省浚县西南东北流,经滑县南、濮阳市西,河北省大名县、馆陶县东,山东省临清市、高唐县南,折北经德州市东、河北省南皮县西,又东北至今黄骅市东北入海。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开始有决溢记载,其后多发生在魏郡、清河、平原、东郡境内。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东郡濮阳县瓠子口(今濮阳市南),东南流注巨野泽,通于淮、泗。后二十余年始塞。元封以后又决出屯氏河,分流河水,水患稍息。元帝和成帝以后,决溢频繁,或在今山东省滨州市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省荥阳市由汴入泗入淮。3.东汉至宋初。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县(今河北大名县东)以上决口,河水东溃,水灾延续近六十年,至东汉永平十三年(70年)王景治河功成后,河道比较稳定,即《水经注》、《元和郡县志》所载当时的大河。故道自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东北流经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南,折北经禹城市西,又东北经滨州市南入海。其后至唐末,决溢仍有,但不频繁,决口集中在河南省浚县、滑县和河口附近山东省惠民县、滨州市两个地段。自唐末至宋初,决口次数很多,改道后皆不久即塞。其较著者有三次:一为唐景福二年(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经山东省滨州市西北入海;一为五代后周显德间决出一条名为赤河的分支,大致在唐代大河之北,今冀、鲁交界的无棣县、庆云县、盐山县一带入海;一为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市)横陇埽决口后,形成一条新道,史称横陇河。4.北宋庆历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阳市东北),次年形成新道,自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北折而北流,经清丰县、南乐县之东,河北省大名县、馆陶县、枣强县、冀州市、武邑县之东,合今滏阳河,经献县东,东北流至青县由南运河至天津会海河入海。宋人称此道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县西)决出,东北流经今山东省冠县、夏津县,略循今马颊河至冀、鲁交界处入海。时称此道为东流。熙宁二年(1069年)闭塞北流,导东流。元丰四年(1081年)又于小吴埽(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小吴村)决而北流,绍圣元年(1094年)又导东闭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于内黄口决而北流,直至北宋亡。三次北流所经均在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下游会南运河、海河入海。5.金、元至明万历初。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西南李固渡人为决河,遂使河道东流夺泗入淮。自后河道变迁极其混乱。总的情况是:重要决口西移,河道逐渐南摆,正流不再经浚县、滑县之间。经常数道并行,彼此迭为主、副。东流则或由马颊河、或由徒骇河、或由北清河(今山东东平县以下黄河)入海,南流则夺泗、汴、睢、涡、颍等水由淮入海。元末贾鲁治河,筑塞北决诸口,挽河东南夺泗入淮。大体上即走今开封市至徐州市一线,史称贾鲁河。入明以后,南北岸都有决口。但北决多冲溃运河,阻碍漕运。故多筑塞北口,使正流从汴、睢、涡、颍诸道入泗入淮。嘉靖中叶以后,南流故道尽塞,全河出徐、邳夺泗入淮。6.明万历初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明万历时潘季驯治河,尽断旁出诸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惟一的河道,大致即今淤黄河。以后二百八十年,虽经常发生决口改道,因推行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决口后不久即行筑堤堵塞,河复故道。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人为决河,洪水夺涡入淮,灾情严重,但清初即复故道。康熙至乾隆年间河南、山东两省境内河道较为安宁,河患多集中在萧县以下至河口段。河床淤高,河口不断向海中延伸。嘉靖、道光以后,河政腐败,河道淤废不堪,险情迭出,南决夺涡入淮,北决多归大清河(北清河)入海。7.清咸丰五年至解放前。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境内的铜瓦厢(时属兰阳县,现已坍入河中)决口,改道东流,分数股穿张秋运河,夺大清河至山东省利津县入海。至光绪元年(1875年)全面筑堤完成后,形成今日河道。此后至解放前七十余年间,又曾发生决口大小数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国民党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了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1947年才恢复故道。又自山东省利津县以下海口段,因解放前未筑堤防,故并无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间,曾经改道约二十次。(2)今水名。中国第二大河。上源马曲(约古宗列渠)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雅拉达泽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两源在鄂陵湖附近相汇,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500米3/秒。有洮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支流。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长3472千米,流经高原峡谷,水流较清;河口至河南省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长1122千米,穿行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水色浑黄(黄河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均居世界各大江河首位);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长870千米,流入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于地面的“地上河”。旧时常泛滥成灾,历史上较大改道有26次。建国后,在上中游进行水土保持,并兴建三门峡、青铜峡、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龙羊峡、李家峡、小浪底等水电工程;在下游修固堤岸,进行综合治理,还兴建了引黄济青(岛)工程和引黄入晋工程。


猜你喜欢

  • 大渡河

    古名渽水、涐水、沫水、羊山江(阳山江)、铜河、中镇水。在今四川西部,为岷江最大支流。源出川、青交界的果洛山,上源曰大金川,在丹巴县纳小金河后始称大渡河。南流经泸定、石棉、汉源、峨边,于乐山市西纳青衣江

  • 金廂坪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 “七里滩镇” 条下: “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

  • 合波镇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或博兴县北。

  • 双城堡

    ①亦称小双城堡。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双城堡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图:西有双城堡。②亦作双城子。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清嘉庆十九年(1814)设协领驻防。光绪八年(1882)改置双城厅。

  • 武临县

    即武林县。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旧唐书·地理志》 作 “武临县”。

  • 青阳店

    在今山东邹平县西。《方舆纪要》 卷31邹平县: “青阳店在县西三十里。有青阳店马驿,兼置递运所于此。今递运所革。”

  • 西域

    西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及非洲北部等地。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

  • 汝水

    ①古称盱水。又名武阳水、建昌江、临川江。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一从南昌入赣江;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后抚河堵口,主流改道,经青岚湖入鄱阳湖。《方

  • 青城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太湖县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上格城。七年 (624) 废入荆阳县。②唐开元十八年 (730) 改清城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徐渡乡杜家墩子。以青城山

  • 古风岩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0:古风岩“岩深数十里,溪水内出,灌田百余亩。其相连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