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洞
在今湖南溆浦县东十里。明 《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 黑岩洞 “其中黑暗如漆”。《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黑岩洞 “中深黑,有水下流,溉田甚广”。
在今湖南溆浦县东十里。明 《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 黑岩洞 “其中黑暗如漆”。《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黑岩洞 “中深黑,有水下流,溉田甚广”。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袁州路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万载、分宜县地。1912年废。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改袁州路为府,治所、辖境同袁州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兢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
1942年由平舟、六塘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在贵州省南部,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2825 平方千米。人口29.7万。辖10镇、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即青衣江。在今四川西部。《水经·青衣水注》:“青衣水径平乡,谓之平乡江。《益州记》曰:平乡江东径峨眉山……青衣水又东流注于大江。”《寰宇记》卷77名山县:“平羌水,上源曰邛崃水,又名平乡水。西北自严道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九里岭隘“在府西七十里。山长九里,因名。其地平旷,近时常为营垒处”。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
在今广西宜州市南。《舆地纪胜》卷122宜州:饮军池“本州《图经》云:景德四年,曹利用平贼,饮军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城南。相传北宋景德间,宜州军校陈进叛,曹利用讨败之,尝饮军于此,因名。
1941年由正安县析置,属贵州省。设治土溪场 (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汉代学者尹道真而得名。据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
中宗指商代第九王太戊。其陵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集东二里的刘次范村东头。《清一统志· 彰德府》: 殷中宗陵 “在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高一丈五六尺。宋开宝间竖碑。梁周翰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