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江关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龙川江关“在司城东七十五里江之西岸”。《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龙川江关“在州东七十里。江之西岸有龙川桥,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朝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置巡司及驿丞”。清仍设巡司。民国改设县佐。
在今云南省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明、清均设巡检司戍守。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龙川江关“在司城东七十五里江之西岸”。《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龙川江关“在州东七十里。江之西岸有龙川桥,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朝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置巡司及驿丞”。清仍设巡司。民国改设县佐。
在今云南省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明、清均设巡检司戍守。
在今湖南祁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白水市”条下:“又大营废驿,在县北五十里。岳武穆尝驻兵于此。今为大营铺。”
旧名宣汉井。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清一统志 ·太平厅》: 明通井 “在厅东。旧名宣汉井”。
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第三章:青海湖,“蒙(古)语曰库库诺尔,库库即青,诺尔即海之意”。“青海湖”的蒙古语称。
在今河北武安市西。《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 (901),朱全忠攻李克用,“魏博都将张文恭入自磁州新口”。胡三省注: “武宗之讨刘稹也,自辽州开新路,达于磁州武安县,故谓之新口。”在今河北省武安市西。
天台山主峰。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二十八里。海拔1110米。《方舆纪要》卷89浙江总叙:华顶峰“绝顶东望沧海,少晴多晦,夏犹积雪, 自下望之若莲花之萼,亭亭独秀,因名”。《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崇祯
元初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后改为高州。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升高州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属北京路。十一年仍改为高州。
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端州百二十 (里) 青州。” 明改散三站。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寰宇记》卷109新淦县:隋开皇十年(590),“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远,请移市南村置,即今县理”。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舰长礁,位于半月礁东北23海里。为一长3.3公里、宽约1.8公里的礁平台。有若干礁石露出,西北角有礁石出水达1.2米。中国渔民向称石龙。1935年公布名称为无劳加比丹礁。194
明置,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北陀镇。《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韦洞营”条下:“北陀砦在北陀山东南。旧为贼巢。万历二十八年收复,筑城戍守。城后即峡口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