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门镇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人口 1240。1956年设乡,1958年并入宽城公社。1961年析置龙须门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满族乡,1991年改龙须门镇。主产高粱、玉米、谷子,盛产苹果、梨。有煤、铅锌矿及砖厂。平大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人口 1240。1956年设乡,1958年并入宽城公社。1961年析置龙须门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满族乡,1991年改龙须门镇。主产高粱、玉米、谷子,盛产苹果、梨。有煤、铅锌矿及砖厂。平大公路经此。
南朝宋置,治所在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市地。南齐移治始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南朝宋置,治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不详。南朝齐移治始昌县(今四会市北)。隋开皇时
明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 榕树关在 “县西二里”。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特尔洪河,为艾不盖河东源。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5喀尔喀右翼部: “塔尔浑河,旧作他鲁浑。源出旗西南三十里之辱孤山东北平地,北流会爱布哈河,又东北出边,潴为阿勒坦托
即今江西崇仁县东南贯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崇仁县: 东南有 “贯桥”。
唐置,属椳州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后废。
西魏置,属武康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五指乡石冈。《寰宇记》卷69平泉县:“石冈溪在县北三十八里平泉县界,分栋山在两岸,枕石带冈以为名。”县以此为名。北周以后废。
①又作邹。周代姬姓。周武王封颛顼之后于此。都邾 (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春秋文公十一年 (前616) 迁都绎 (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纪王城)。《春秋》: 隐公元年 (前722),“公及邾仪父盟
即今广东仁化县东北扶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又作巴图山。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巴尔达木哈喇山。《辽史·地理志》 庆州: “辽国五代祖勃突……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南] 二百里。” 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3: “ (巴林右) 旗
一作忒耳迷、迭儿迷、迭里迷。在今哈萨克斯坦阿姆河北岸特尔梅兹。《元史·薛塔剌海传》: “从征回回、河西、钦察、畏吾儿、康里、乃蛮、阿鲁虎、忽缠、帖里麻、赛兰诸国,俱以砲立功。”即“迭儿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