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大夫

中大夫

①爵名。春秋始置。晋、齐等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三等,为其中第二等。郑国置称 “亚大夫”。战国魏沿置。②官名。秦、汉时置,为皇帝侍从官员,属郎中令,秩比二千石。掌论议,侍从皇帝左右,无定员,多至数十人。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光禄大夫。三国吴沿置。③王国官。汉朝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使京城及诸国之事。两晋南朝沿置,晋置六人,九品,南朝宋、梁均置,品秩同晋。北朝亦置,北魏为从八品下或从九品上,孝文帝改革,遂罢。北齐同于北魏。①官名。北魏置为职事官员,如典命中大夫等,各有分职,从三品上。后罢。西魏恭帝三年 (556) 行周礼,建六官,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辖诸司长官。武帝建德二年 (573) 罢,宣帝复置。正五命。依其职掌不同,有吏部中大夫、民部中大夫等。十六国后赵、后秦均置。⑤散官名。唐朝置为从四品下文散官。诸王嫡子封郡王者,由此叙阶。宋初沿唐制,置为文散官,从四品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改置为正五品寄禄官,以取代旧寄禄官秘书监。金朝置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朝置,改从三品,宣授。明朝为文散官,从三品,升授。


1、官名,俸比二千石,掌论议。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王莽又更名为司中(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书·王莽传》)。《汉书·张耳陈馀传》:“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之。”《汉书·吴王刘濞传》:“(吴王刘濞)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口说胶西王。”

春秋时晋国置,掌参谋议论。《左传·僖公四年》:“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战国时魏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秦置中大夫,汉因之,掌顾问应对议论,无固定职事,俸比二千石,为皇帝的侍从官,无定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朝诸王国也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命出使京城及诸王国。《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三国时吴置。两晋置,六品。南朝宋梁也置。北魏置,从三品上。西魏六府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辖各司长官。唐置,从四品下,为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后改为正五品寄禄官。金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改为从三品,宣授;明为从三品,升授。详历代官志。

2、爵名,春秋时始置,晋、齐诸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魏沿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猜你喜欢

  • 余子啬夫

    官名。战国置。余子,嫡长子之弟,亦称众子或庶子。余子啬夫,管束和役使余子的长官。三晋官印《簠斋古印集》第四三号:“余子啬夫”。

  • 黄门监

    官名。①三国魏置,以宦者充任。《三国志·夏侯玄传》: “(李)丰密语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曰:‘卿诸人居内,多有不法。’”②即侍中。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

  • 县主记掾

    县门下吏名。汉代县廷与郡府一样有一个专管记录、簿书的记室,相当于一个曹。其吏员有主记掾,见《两汉金石记》一一《苍颉庙碑侧》,其地位在录事史之上。此外又有记室史、记室书佐、主记书佐,而主记、记室均为主记

  • 军器监丞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中置,员一至二人,正七品上,掌判监事,督课材革出纳之数与工徒众寡之役。其后,随署废、置。宋初不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人,从八品,助理本监事务。哲

  • 驾部下大夫

    即“小驾部下大夫”。

  • 户曹从事

    官名。隋朝雍州牧属官,视从八品,文帝开皇十二年 (592) 改为户曹参军。

  • 初级检察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检察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后始设于京师、东三省等地,宣统二年 (1910) 各省渐设。掌对同级审判厅案件的检察事宜。置检察官一人,并录事等。官署名。清末始设,配置在初级

  • 勾当御药院

    官名。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置,以入内内侍充任。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干办御药院。

  • 文书名。清朝高级官署间所使用的平行文。如在京部院之间,各部院与各省总督、巡抚、将军、都统之间,总督与巡抚之间,司道之间等相互行文均用之。文武衙门之间,如督抚与提督、巡抚、司道与总兵,布按二司与参将、游

  • 静谟将军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八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