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散

中散

官名。①北魏初期置。为内廷官,直宿禁中,隶属幢将,无员限,无具体职掌,在皇帝左右参预机密,经常奉使出巡州镇,考察地方官政绩。皇帝出征时随从左右,管理御用兵器。兼用文武,亦任用以医、卜等专门技能侍奉皇帝者。中期以后,分设主文中散、奏事中散、侍御中散等。如长期派驻在某一机构,则冠其名,如秘书中散、外都曹奏事中散等。或作为起家官。设中散庶长,位在其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② 中散大夫省称。


官名,为中散大夫的简称。西汉末年王莽置,东汉沿置,无固定人数,多时三十人,秩六百石;无固定职事,掌顾问应对。三国时嵇康曾任此职,故称嵇中散。颜延年《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其后,魏、晋、宋、齐、梁、陈、北魏皆沿置。唐、宋为正五品上文散官,金为从四品上内侍官,元为正二品内侍散官。见《通典·职官十六·文散官·中散大夫》、《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二》、《宋书·百官上·中散大夫》、《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光禄卿》、《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金史·百官一》、《元史·百官七·内侍散官》。

猜你喜欢

  • 王国典祀令

    官名。晋始置,掌祭祀之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

  • 寓试

    选举制度。南宋理宗嘉熙元年 (1237) 罢牒试,凡郎官以上资序监司、知州、通判之门客及姑姨同宗子弟,以及寓居士人,由所在县给公据,依乡试法试于各路转运司,称寓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嘉祐元年 (

  • 色长

    官名。宋朝置,为太常寺所属教坊之属官。管理舞乐,为乐工之长。清初亦置,为礼部教坊司属官。顺治元年 (1644) 设,十七人。雍正七年(1729)改教坊司为和音署,遂废。官名。宋代教坊的都色长的属员,为

  • 宣抚司佥事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武职。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有,系土官官署宣抚司之职官。正六品。有自己所辖之土兵及地区。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

  • 负侯

    官名。周朝诸侯行大射礼时的执事小吏。《仪礼·大射》: “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

  • 左都督

    官名。北魏置为统兵武臣,位在大都督之下。西魏亦置。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副长官,正二品。吴元年(1367)更定官制,改置为大都督府长官,正一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遂置为各

  • 中贵

    指为君王所宠信的宦官,与中贵人同。

  • 管理新营房大臣

    官名。清朝八旗中掌辖新营房官兵大臣。额设二十四人,满洲、蒙古、汉军每旗各一人。于都统、副都统内特简。任职一年,岁终更代。职掌与“管理旧营房大臣”同。其下属有新营房总管二十四人,章京三十二人,骁骑校三十

  • 斡官

    官名。汉设此官,初属治粟内史,后属大司农,有长,有丞,主均输,管盐铁,榷酒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

  • 内秘书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内秘书属官,由皇帝所信任的中散官充任。《魏书·崔宏传》:“天安元年(466),擢(崔衡)为内秘书中散,班下诏命及御所览书,多其迹也。”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