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主客曹

主客曹

官署名。①尚书曹名。或作客曹,西汉始置。《晋书·职官志》: 成帝建始四年(前29),“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而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各有其任”,“其四曰主客曹,主外国夷狄事。”东汉初分为南、北主客曹,东汉末省并为客曹,皆置尚书。掌少数民族蕃国朝聘接待之政令及护法驾。三国魏、西晋改名客曹。十六国后秦、西秦及北魏复置,设尚书为长官,北魏又设令、给事中、郎等。北齐省,其职属祠部。②尚书省郎曹名。三国魏始置南主客曹,西晋分为左、右、南、北主客曹,掌少数民族蕃国朝聘接待之政令。皆设郎(郎中)主其事,隶客曹尚书。武帝太康(280—289)以后省客曹尚书,其隶属不详。东晋并为一主客曹,旋省。南朝复置,皆一曹,隶尚书左仆射。或说北魏孝文帝时有南、北主客曹,隶吏部尚书;左、右主客曹,隶仪曹尚书。北齐唯置主客曹,隶祠部尚书。隋朝改称“主客司”。


官署名,掌接待宾客及外国使臣。东汉有南、北二主客曹;魏有南主客曹;晋有南北左右四主客曹,或单主客曹;宋、齐、梁、陈称主客曹;北魏吏部有南主客曹,祠部有左主客曹;唐称主客司。见《通典·职官五·礼部尚书·主客郎中》。

猜你喜欢

  • 甘边宁海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青海办事长官”。

  • 理政听讼大臣

    官名。又作“理国政听讼大臣”。清入关前职官。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共五人,均为努尔哈赤之亲信大臣和统兵将领,又称“五大臣”。同时还设有扎木固齐十人,亦称理事十大臣,与五大臣佐理国政,厘治政刑

  • 盟主

    诸侯会盟时的首领、主持人称盟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補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东汉末年,将军、州牧、刺史、郡守联合讨董卓时,曾以袁绍为盟主。《三国志·魏

  • 荆湖等路行枢密院

    官署名。元朝置。简称荆湖行院。设于世祖至元十年(1273)四月,掌镇守襄阳诸军。十一年三月,改为荆湖行省。八月,又改为河南行省。

  • 莫敖

    官名。春秋战国楚置。掌军政,领兵征战。相当于别国的司马官。《左传·桓公十一年》: “莫敖患之。”杨伯峻注: “莫敖,楚国官名。即司马。此时之莫敖,盖相当大司马之官,但以后楚又另设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

  • 紫花印

    清制,中央六部、都察院,以及外省督、抚之文书,可盖紫色印信,故称紫花印。

  • 周兵将军

    官名。北魏初置。道武帝拓跋珪以吏部尚书崔宏为之,赐爵白马侯,与旧功臣司空庾岳等同班。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定官制后未见。见《魏书·崔玄伯传》。

  • 王公

    一说指天子诸侯。一说即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考工记·总序》: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郑玄注: “天子诸侯。”孙诒让《正义》引阮元说: “注以天子释王,以诸侯释公也。”《北堂书钞·职官部》引《五经异

  • 祠部员外郎

    礼部祠部司次官。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旧,员一人,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两次随本司改名司禋员外郎(一说玄宗时改名职祠员外郎),寻各

  • 都船狱

    官署名。汉代有都船狱。大约是造船工场附设的监狱,属中尉,设令及丞。汉代中央机关有监狱的甚多,都司空狱、若盧狱、都船狱之外,尚有官狱、暴室狱等,官是舂米工场,暴室是织染工场,似乎工场附监狱原是为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