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人
官名。西周设置,《扬》说:“官量田佃。”(《三代《九·二五·一)《柞钟》说:“五邑佃人事。”(《文物》1961年第6期)所说佃人即《南宫柳鼎》中的佃史,春秋时称为甸人。参见“佃史”。
官名。西周设置,《扬》说:“官量田佃。”(《三代《九·二五·一)《柞钟》说:“五邑佃人事。”(《文物》1961年第6期)所说佃人即《南宫柳鼎》中的佃史,春秋时称为甸人。参见“佃史”。
官名。战国始置,尊称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汉沿置。后为郡守、太守、刺史的简称。详见各条。②官制用语。官吏试职称守。汉朝官吏有试守之制,期限一年,满岁转正,得食全俸,即为“真”。魏晋南北朝以低职署
官署名。西魏、北周府兵开府府所辖军团一级机构,亦称仪同三司府。置主管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简称仪同将军,又设长史、司马、司录,皆六命;中郎、掾、属,皆四命;列曹参军,正三命;参军事。北周武帝建德四
官名。唐朝秘书省司天台属官,肃宗乾元三年 (760) 置,一员,正六品上,为秋官正副贰。
官名。即太子右内率。
官名。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始置,秩从六品。掌祭祀社稷之事。设令二人,从六品;丞一人,从七品。
职名。宋朝经筵曾设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侍读,侍讲等讲读官,统称经筵官。掌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元朝有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等。明朝由勋臣、内阁大学士、翰林院与春坊
官署名。西夏置。掌供给国学廪食。中等司。立于西夏崇宗乾顺贞观元年(1101)。西夏供给官学廪食的机构。参见“汉学”。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又称稽查科。见“征税部”。
官名。三国吴孙权置,掌管军需粮谷及文书帐簿。《三国志·顾雍传》:“赤乌 (238—251) 中,(顾谭) 代 (诸葛) 恪为左节度,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官名,三国吴置,掌军需粮
州郡的副职称州佐。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书佐、部郡国从事、典郡书佐、祭酒从事、中正等。见《通典·职官十四·总论州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