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佐领

佐领

①清朝八旗组织之基层编制单位,即“牛录”。②官名。清朝八旗组织中基层编制单位牛录之长官,满语称牛录额真、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佐领。定制: 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零四人,汉军二百六十六人,秩为正四品。统壮丁三百,掌稽所治牛录之户口、田宅、兵籍,岁时颁其教戒。分世袭的“世管佐领”与拣选任命的“公中佐领”两种。又,驻防八旗中亦设此职,掌所辖驻防户籍,统以营丁。


官名。清置,正四品。清太祖编三百人为一牛录,置一额真掌管。天聪八年,改额真为章京,顺治十七年,定牛录章京汉字为佐领。见《清史稿·职官四·骁骑营》。

猜你喜欢

  • 内侍

    官名。北魏为内官,即侍从宫禁的亲近官员,多由亲贵子弟充任。《魏书·陆俟传》:“太宗践祚,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隋朝为内侍省长官,用宦者,置二员,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长秋令,用

  • 正参军

    南北朝时参军等级之一。高于行参军。亦直称为“参军”或“参军事”。官名。南朝陈时称由朝廷任命的参军为正参军,由本府自行任命的参军为板参军。参见“行参军”。

  • 客卿

    ① 官名。战国秦、齐、燕、赵等国皆置。以别国人担任,位为卿,以客礼相待,故名。《战国策·秦策三》: “秦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史记·苏秦列传》: “齐宣王以 (苏秦)为客卿。”

  • 同出身

    官制用语。进士科举人殿试进入一定等次(宋朝第四等、第五等或第三、四、五等),赐同出身,下出身一等。有同三传出身、同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等名目。诸科举人及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可赐本科及上舍同出身。科举同

  • 太子卫率

    东宫属官。秦、西汉秩比千石,隶太子詹事,掌东宫门卫。成帝时一度隶大长秋。东汉、三国魏秩四百石,隶太子少傅。西晋改隶太子詹事,掌东宫禁军,其官颇重。晋武帝泰始五年 (269) 分置左、右,惠帝时又增前、

  • 戍吏

    负责戍防的军吏。《水经·河水注》引《古本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

  • 御膳厨司

    官署名。西夏置。语音“每底渠啰”。次等司。

  • 太乐典录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下,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掌宫廷音乐。

  • 学宪

    清朝地方官员对学政之尊称。

  • 夫

    官名。西周置。一说职掌与土地有关。余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