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属清吏司

典属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典属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外札萨克各部、旗之疆界、封爵、设官、会盟、屯戍、驿递、互市及蒙藏等喇嘛之事,并办理与俄国、廓尔喀之交涉、入贡及贸易等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录勋司设; 二十九年改旗籍司为典属司,改原典属司为旗籍司,遂为定制。以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为主官,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贴写书吏等吏员佐理司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院部。


官署名。清置,属理藩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柔远司,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改柔远后司为旗籍司,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改为典属司。掌外蒙古、青海蒙古,西套蒙古和新疆金山、天山之间各部旗疆域、封爵、会盟、军旅、驿递及蒙藏各地喇嘛之事;并掌俄商来恰克图贸易等事。设郎中满、蒙各一人;员外郎满二人,蒙古六人,主事满、蒙各一人;笔帖式满四人,蒙古六人;经承一人;贴写书吏二人。

猜你喜欢

  • 侍卫

    官名。① 清朝负责宫廷宿卫及扈从皇帝之官员。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才武出众者充任。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者,则入上三旗“行走”。以领侍卫内大臣等统领。共分四等。顺治元年 (1644) 定各等员额; 一等侍卫

  • 必阇赤

    蒙古语,意为“书史”。又译“必彻彻”。蒙、元怯薛执事中为大汗、皇帝主文史者的称谓。元各官衙中以蒙古文作书之掾史、令史,称为蒙古必阇赤。

  • 噶币纳齐伯克

    官名。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掌管田赋。参看“伯克”条。

  • 婉容

    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1013) 置,位在昭仪之上。

  • 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总领行在行军诸宫之政令。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宫官。总行在行军诸斡鲁朵的政令。设官有契丹行宫都部署、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契丹行宫副部署、契丹行宫判官。

  • 山西路转运使

    官名。辽兴宗重熙十二年(1043),杨晳曾为山西路转运使。属南面财赋官。

  • 上都掌仪署

    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置,隶徽政院。秩五品,掌户口房舍等事。设令、丞各二人。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罢。

  • 质正

    官名。一说即“质人”,掌市场平定物价的长官。《庄子·知北游》: “夫子之问也因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高亨《诸子新笺》: “质正即质人,而名质正者,正,长也,官也。如酒正、庖正之例耳。”

  • 掌灯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寝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改正八品,为司灯之佐,协掌灯油火烛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尽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金都设此官。正八

  • 鲁兵将军

    官名。北魏置。明元帝(409—423)时安原镇守云中,以功加此,后迁驾部尚书。见《魏书·安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