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郎

外郎

①汉朝对散郎之称呼。汉之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汉书· 惠帝纪》: “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外郎,散郎也。”或谓给事宫外之郎,在郎官中地位最低。② 宋、元时对衙门书吏之称呼。《元曲选》,孟汉卿《魔合罗》二: “官人清如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合,糊涂成一片。”③明朝对吏员之称呼。《日知录》卷24《外郎》: “今以吏员为外郎。”④官名。清朝置,为衙门中之低级官员。如八旗都统衙门、驻防将军衙门、兵部武选司、盛京五部等机构内均设,员额不等,位笔帖式之下。一般由官学生考试后选用,秩从九品。属兵部武选司者,由兵部于领催内遴选咨部补授。五年期满并无过犯,经一一交待清楚,本司出具印结,咨部以八品笔帖式即用。属盛京五部者,多为汉军缺,由候补笔帖式内挨补,六年期满,除授州同、州判、县丞。


1、指散郎。汉朝的郎官,有中郎、侍郎、郎中等,掌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值班宿卫。这些郎官,都有具体职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具体职事的郎官,称为散郎,又称外郎。《通典·职官十一·三署郎官叙》:“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皆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凡四等,皆秦官,无员(限),多至千人,皆掌门户,出充车骑。其散郎,谓之外郎。”《汉书·惠帝纪》:“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注:“苏林曰:外郎,散郎也。”

2、泛指吏员。唐朝权德舆《权载之集四·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五年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清朝顾炎武《日知录·外郎》:“今以吏员为外郎。”

3、指衙门书吏。唐宋时衙门书吏称外郎。《元曲选·魔合罗二》:“官人清如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合,糊涂成一片。”

4、清朝官名,秩从九品,位在笔帖式下,为衙门中的低级官吏。属兵部选司者,五年期满无过者可补八品笔帖式;属盛京五部者,六年期满后无过失,可授州同、州判、县丞等官。见《清史稿·职官一·盛京五部》。

猜你喜欢

  • 卫南都巡河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于新乡,掌河防,管辖崇福上、崇福下、卫南、淇上四埽。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埽兵约二千人。

  • 遥郡防御使

    见“遥郡”。

  • 苜蓿部丞

    官名。北齐置。见“苜蓿部”。

  • 金工

    官名。负责冶铸金属器具的官员。一说为殷代官名。周朝属司空,有筑氏、冶氏、凫氏、段氏、函人等。《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注:“此亦殷时制也。周

  • 同知枢密院事

    官名。亦称“同知枢”。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19)始置,为枢密院副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二品。辽朝北、南枢密院各设同知北院、同知南院枢密使事,位在枢密副使下。元世祖至元七年(1

  • 东班

    官制用语。即宋朝东班诸司使、副使。包括皇城、翰林(茶酒)、尚食、御厨、军器库、仪鸾、弓箭库、衣库、东绫锦、西绫锦、东八作、西八作、牛羊、香药库、榷易、毡毯、鞍辔库、酒坊、法酒库、翰林医官使、副使。宋初

  • 导淮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隶于国民政府。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一月三十一日公布的《导淮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其任务为掌理导治淮河一切事务。由国民政府特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一人,委员若干人,并就

  • 内郡国

    汉朝指内地诸郡和诸王国。《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注:“韦昭曰:中国为内郡,缘边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士。”《后

  • 押队使臣

    见“押队”。军职名。北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按当时以五十人编成一队计算,其所统兵额为一千人。地位在部将之上,是正将和副将的助手,虽亦简称押队,其性质与作为队的统领官的押队

  • 中央医院

    卫生署所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掌理疾病之治疗预防以及医务人员的实地训练等事项。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十月三十日内政部修正公布的《中央医院章程》规定,本院置内、外、妇产、小儿、眼、耳鼻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