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宗伯卿

大宗伯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长官,员一人,多省称为大宗伯,掌礼、乐、祭祀、天文历法、卜祝以及纶诰、著作等方面的事务。正七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春官府”。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设大宗伯卿,为春官府的长官。《周礼》大宗伯的职务,掌理建立王邦祭祀天神、人鬼、地祗等的礼制,辅佐王平治安定天下,以吉礼祭享邦国的天神、人鬼、地祗,以凶礼哀吊救助邦国的忧患,以宾礼使邦国互相亲和,以军礼的威严统一邦国的制度,使他们不敢僭越。以九等任官的仪制,统一规定邦国的爵位。凡有天神、人鬼、地祗的重大祭祀,率领有职事的人员卜问祭日、再戒、洗涤祭品,检视鬯酒用的圭瓒,审阅祭祀用的牺牲与烹煮牲体用的镬器,奉持玉簋,诏告太祝祭祀的名号以为祝辞,预习王亲行的大礼,正式行礼之时在旁教王行礼。王若因故不能亲行祭祀,则代表王主祭。北周大宗伯员额一人,正七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孝闵帝纪》:“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辛丑,以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

猜你喜欢

  • 守阙军将

    见“守阙进义副尉”。武臣本官阶。宋置,无品级,位在军将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守阙进义副尉,秩未入流。

  • 殿中督

    官名。三国蜀置。为皇帝左右亲近之职。见《三国志·郤正传》、《华阳国志·刘后主传》。官名,三国蜀置,为皇帝近臣,殿中武官。《三国志·蜀书·郤正传》:“(魏灭蜀后)后主东迁洛阳……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

  • 中都国子监

    学校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中都(今安徽凤阳县)国子学而置。其设置与京师国子监(亦是年改称监)同。二十四年更定员额、品秩,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馔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秩与

  • 资善堂直讲

    见“资善堂”。官名。宋置,见“资善堂”。

  • 辩铜令丞

    官名。汉初少府所属有辩铜令及丞,武帝时改属水衡都尉,掌管铜质的鉴别,为铸钱之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注引如淳说:“辩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

  • 五院都监

    官名。辽北面官。掌监治五院部。

  • 校书祭酒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晋书·张轨传》: “(张)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难将军、校书祭酒索商上书极谏。”

  • 登闻检院

    官署名。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登闻院置,委朝臣主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谏议大夫。凡机密章奏及上于登闻鼓院而遭拒绝者,皆受之而上于朝廷,为畅通言路的重要机构。金朝隶御史台,掌

  • 堂食公使酒库副使

    官名,金朝置,正九品,佐库使掌库事及受给岁赐钱。见《金史·百官一》。

  • 州的等级之一。唐制为七等州的第二等,宋制为八等州的第二等。参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