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南宋时,金或蒙古若准许宋廷议和,宋廷则需派使臣致谢,所派使臣称报谢使。官名。南宋置,为答谢金或蒙古准许议和的特遣使。
官名。西周始置。春秋齐国沿置。掌宗庙祭祀祝禳。《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命宗祝享祠于军。”
官署名。宋朝初年置,属少府监。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改为东、西染院。参见“染院”。
官名。北魏置为司徒府僚属,甄楷曾任此职。见《魏书·甄楷传》。
本指未仕或不愿出仕的士人。宋朝用作授予学人隐居不仕者的称号。著名者有种放、魏野、林逋、孔旼、尹焞等,皆颁发诰身。
官名。十六国后燕置为京都中山的行政长官。职掌略同“河南尹”。
参见“内三郎”。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考试院的副官长。见“考试院”。
官名。北齐置。见“京坊局”。
武官名。辽置,见“便宜从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