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府中大夫

太府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府司长官,掌贡赋货赂,以供国用。设太府上士以佐其事,领玉府上士、内府上士、外府上士、左府上士、右府上士、缝工上士、染工上士等官属。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太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辅助太宰处理贡赋之事。北周天官府置太府中大夫,正五命,掌贡赋、金玉、布帛,以供国用。任此职者,见《周书·裴文举传·高宾附传》:“保定初,征拜计部中大夫,治中外府从事中郎,转太府中大夫、齐公宪府长史。”佐官有太府上士一人,正三命,属官有玉府上士、中士,内府上士、中士,外府上士、中士,左府上士、中士,右府上士、中士,缝工上士、中士、染工上士、中士。

猜你喜欢

  • 文化股主任

    乡、镇公职人员。国民党政府设于乡、镇公所,掌理文化事项。下设干事。

  • 中使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各公主府家令司而置。设司正一人,司副一人,以宦官充任。

  • 典幄署

    官署名。元朝置,掌太子供帐,隶詹事院、储政院。置令、丞各二员。

  • 八旗副都统

    武官名。清置,初称梅勒额真,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梅勒额真的汉文名为副都统,为八旗都统衙门的副长官。参见“梅勒额真”。

  • 宪台

    汉魏以来为“御史台”的别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为御史台的改称,咸亨元年(670)复旧。后世亦作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官署名。汉代御史府的别称,《汉官仪》:“御史为宪台。”周必大《二老堂

  • 翰林兼国史院

    官署名。元中统初,世祖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未立官署。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始置翰林学士院。四年(公元1267年),改为翰林兼国史院。二十年(公元1283年)与集贤院合并,称翰林国史集贤院;二十二

  • 甲喇章京

    满语官名。又作“札兰章京”、“扎兰章京”。原称“甲喇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甲喇章京”。清顺治八年(1651),定汉名为“参领”。秩正三品。军官名。清置,又名参将、参领,管领一千五百人。

  • 国防部预算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国防经费的预算、决算及审核等业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三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 临时执政府军务厅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相当于总统府的军事厅,掌参议军事。职官设置不详。

  • 左藏库

    官署名。五代后梁置。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分为二库,淳化四年(993)以右藏库并入。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分南、北二库,掌收受四方财赋,以为国家经费,供给官吏、军兵俸禄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