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官学教习考试

官学教习考试

清代选拔官学教习的考试。清制,两翼宗学、八旗党罗学、咸安宫学、景山官学均设满汉教习。凡满洲教习,以文进士、举人、贡生、生员,翻译进士、举人、生员,现任笔帖式及因公诖误的废员考取;汉教习,咸安宫学以进士、举人,宗学、觉罗学、景山官学以举人,八旗官学以贡生考取。满洲进士、举贡生员,由各旗参领保送;笔帖式,由各部院咨送;废员由各旗将缘事全案送部核定。汉进士、举人守部者,由吏部咨送;贡生,在国子监肆业者,由监呈送;其余进士、举人、贡生均取具同乡京官印结,投部汇齐,奏请考试。人数在二百名以内者,于天安门内朝房考试,二百名以外,于贡院考试。钦派大臣阅卷,御史监试。考试题目,满教习试满文翻译汉字文一篇,汉教习试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满汉并场考试。

猜你喜欢

  • 东部大人

    官名。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号,北魏建国初,沿用此名。明元帝泰常二年(417),与天部、地部、西部、南部、北部大人合称为六部大人,共同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皆由诸公担任,其下有三属官。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

  • 官制用语。代理、兼摄之意。汉朝指官吏未授正式官衔暂且代行职权,其位低于正式官职。亦指副职。如假候、军假司马。魏晋南北朝多见,举凡实职、加官皆可假授。北魏更有“假爵”之制。授于假职者,或为临时性,以提高

  • 膂力骁壮超绝等伦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属于武类科目。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诏举。参见“制科”。

  • 王府司库

    官名。清置,亲王府、郡王府各二人,秩从七品。掌会计王府库藏。

  • 观文殿学士

    官名。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改紫宸殿学士置。除特恩外,非曾任执政者不除。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三品。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官名。观文殿本为隋炀帝时殿名。宋初为文明殿学士,庆历

  • 使译

    官名,即译使,汉置,掌翻译。《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六年春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评曰……魏世匈奴遂衰,更有乌丸、鲜卑、爰及东夷,使译时通,记述随事。”

  • 制造库司匠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之属员。隶于制造库郎中。设满洲二人,分掌管理匠役之事。

  • 左猛贲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猛贲长官,置一人。

  • 通署三十六曹

    北魏所设总揽尚书省诸曹政务的一种名义。《魏书·崔玄伯传》: “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玄伯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深为太祖所任。”

  • 履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履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