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乐部下大夫

小乐部下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小司乐下大夫置,仍属春官府,为乐部次官,佐乐部中大夫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乐部长官,称“乐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为乐部次官。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猜你喜欢

  • 提点寺务司

    即“寺务司”。

  • 脱脱和孙

    即“脱脱禾孙”。

  • 七品堂官

    七品堂官是县令和知县的别称。唐朝规定,上县县令从六品上,中县县令正七品上,中下县县令从七品上。下县县令从七品下。县令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等。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明沿其制。明朝初年,县分为三等

  • 山东行省大都督

    即“江淮大都督”。

  • 尚书左司员外郎

    官名。唐朝武则天永昌元年(689)置,员一人,从六品。中宗神龙元年 (705) 省,二年又置。协助郎中处理都司政务。北宋前期,用为文臣寄禄官,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为职事官,

  • 出官

    官制用语。宋朝守选人、荫补得官人及吏人等初次注授差遣,称出官。守选人、荫补得官人年满二十五(后改二十岁),经铨试或呈试合格,方许赴吏部注授差遣。如铨试不中,年满四十; 呈试不中,年满三十,亦许出官。在

  • 十常侍

    指汉灵帝时祸国殃民的十二位常侍,“十”,取其整数。详“十二常侍”条。

  • 右警巡院

    官署名。元朝置,与左警巡院合称左、右警巡二院。官员设置、职掌见“左警巡院”。

  • 左谏议大夫

    官名。秦以来有谏议大夫。唐德宗贞元四年(788 ),分置左、右,各四员。左隶门下省,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宪宗元和元年(806)罢左、右之号,武宗会昌二年(842 )复分置左、右。初为正五品上,后升为

  • 枢机房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政事堂移中书门下后,置为五房之一,掌枢密之任,以宰相主其事; 后宠任宦官,枢密归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