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中省

殿中省

官署名。管理皇帝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的宫廷机构。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殿内省改名,设监、少监、丞等官,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中御府,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唯掌郊祀、元日、冬至皇帝御殿及禘祫后庙神主赴太庙时供具伞扇之事,置判省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徽宗崇宁二年(1103)复置监、少监、丞,掌供奉皇帝御食、医药、 服御、 幄、 辇舆、 舍次之政令, 领尚食、 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辇六局,原掌供奉事务的御药院、尚衣库等悉并入本省。钦宗靖康元年(1126)罢六尚局。辽朝改名殿中司。


官署名。掌管皇帝的饮食、服裳、车马等事。下设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局。其官有监一人,从三品,统领省中事务;少监二人,为副,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二·殿中省》。初,魏、晋以后设殿中监,属门下省,地位较低。隋始分立殿内省,唐改为殿中省;虽与秘书省、内侍省同称省,但地位较高。宋也设殿中省,其设官分职,基本与唐朝同。以后不再设。见《宋史·职官四·殿中省》。

猜你喜欢

  • 远方选

    任官制度。明朝始定,为举人、监生出仕时最劣等出路。即待选授云南、贵州及各边省官署首领官、卫学教授、王府教授之缺。

  • 䆃官丞

    即“导官丞”。

  • 威耀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与宁远将军同班,代旧宁朔将军,普通六年(525) 罢。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三班,与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四

  • 禁游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周始置禁游中士,正二命;禁游下士,正一命。掌禁止游荡,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

  • 光野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普通六年(525),列为十光将军之一。参见“十光将军”。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

  • 提下关

    官名。为天朝典官,掌下关的稽查与税收事务。参见“提中关”。

  • 长官司长官

    官名。元朝西南地区诸溪洞所置长官司之职官。位达鲁花赤之下,掌司事。多以土人为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设有。正六品。管所辖土兵及司事,受地方长官约束

  • 仪仗使

    官名。宋朝大礼五使之一,以御史中丞、枢密直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或翰林学士充任,掌皇帝亲行祭祀及举行大礼之有关仪仗事宜。官名。宋代于举行南郊等大礼时权置,常由御史中丞充任,事毕罢。

  • 火者

    元朝对“阉人”和“宦者”的别称。指宦者、宦官。元张昱《宫中词十八》:“近前火者催何急,惟恐君王怪到迟。”

  • 经历厅

    官署名。清朝都察院所属之办事机构。初名司务厅,后改经历厅。掌董察吏胥。乾隆六年(1761)与都事厅分工后,分办吏、户、刑部关涉事件。设经历,满、汉各一人,正六品,掌厅事。下设印房、稿房、火房、承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