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祠祀令

祠祀令

官名。① 西汉太常属官。景帝中六年(前144)更名太祝令置。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改为庙祀令。职掌祠祀事宜。②西汉詹事属官。成帝鸿嘉三年(前18)詹事官省,并属大长秋。③东汉少府属官。员一人,秩六百石,掌宫中小祠祀。有丞一人。


官名,即太祝令,汉置,属太常,六百石,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六令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后汉书·百官二·太常》:“太祝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丞一人,本注曰:掌祝小神事。”《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祠祀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典中诸小祠祀。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猜你喜欢

  • 军需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需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需司事。

  • 御仗幢主

    见“御仗五职”。

  • 陕西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陕西部、刑部陕西部均置,各一人,从五品。协郎中掌本属部之事。参见“陕西部”。

  • 左都丞

    官名,为左都候的副长官,佐候行其职。详见“左都候”条。

  • 任期

    任官的期限。汉制,官员始任称为“守”,满一年为“真”。即真以后,其任期并无规定。两汉时因久任而取得政绩者,颇有其人。三国时战乱濒仍,任用方面无规律可循。至晋者莅人之官在法令上限制为六年,但实际上亦迁转

  • 杂出身

    官制用语。宋朝非经应举登第、荫补、吏人年劳出职而得以补官者,皆属杂出身。参见“杂流”。宋制,凡非经科举登第、荫补、吏人年劳出职而得以补官者,均称为“杂出身”。

  • 左二护军府副护军

    官名。同“左一护军府副护军”。

  • 左右司御率

    东宫武官名。唐始置左右司御率,为左右司御率府的主官,见“左右宗卫率府”。

  • 领运守备

    官名。明清督理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朝漕粮北运,由卫所官军輓运,设守备、卫守备领运。清朝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之卫所依旧。设守备五人,卫守备九人,皆正五品。下设守御所千总、所千总、随帮效力武举等官员

  • 殿前都虞候

    官名。五代后周始置,掌殿前诸班军纪整肃。宋朝殿前司沿置,为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以刺史以上充,徽宗政和四年(1114)定其位在正任防御使上。官名。宋承五代官制,设殿前司,其官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