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旗银两庄头处
见“三旗庄头处”。
见“三旗庄头处”。
官名统称。唐朝后期始置,多以宦官充任。五代改用武臣。宋初尚有实任者,后多不领本职,仅为迁转之阶。分东、西二班,各二十使。东班有皇城使、翰林使、尚食使、御厨使、军器库使、仪鸾使、弓箭库使、衣库使、东绫锦
官名。晋朝有中黄藏令,南朝有中黄令,皆掌宫中金银币帛库藏,北齐置此,为太府寺黄藏署长官,职掌略同。隋初沿置,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并左藏监。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见“盛京将军”。
官名。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置,以参知政事兼任,掌编纂敕令。
满语官名。汉译为“监察御史”。
官署名。西夏置,然不在西夏官制序列中。设博士。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掌制作铠甲等,隶少府监,不久废除。
官名。清朝称科举考试中进行复核考卷官员。详“磨勘”。
①担任。出仕。《礼记·内则下》: “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②职事。《班簋铭》: “更虢成公服。”《尚书·周书·旅獒》:“无替厥服。”③周朝划分的封国区域。《周礼·夏官·职云氏》: “乃辨九服之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