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良人

良人

官名。① 又称“乡良人”、“乡帅”。春秋时齐国置。乡的行政长官。《管子·小匡》: “十里为乡,乡有良人。”有武事,则为一旅之长。《国语·齐语》:“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②女官。秦置。汉因之。《汉书·外戚传》: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东汉废。三国魏文帝复置,明帝太和中定其位为视千石。晋废。南朝宋明帝太始元年 (465) 复置。陈亦置。位九嫔五职之下。


1、官名,乡官,即乡大夫、乡帅,春秋时齐国置。《管子·小匡》:“十里为乡,乡有良人。”《国语·齐语》:“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注:“贾侍中云:良人,乡士也。(韦)昭谓良人,乡大夫也。”良人,掌乡之政令,有军事,则为乡帅,为二千人之旅长也。

2、嫔妃称号,既是女官,也是皇帝的妃子。《汉书·外戚传上》:“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注:“婕妤一,娙娥二,容华三,充衣四,昭仪五,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十四。”西汉始置,东汉省,魏晋沿置。

猜你喜欢

  • 亲军校

    官名。清朝侍卫处所属亲军营之武官。归领侍卫内大臣统领。顺治元年(1644)定员七十七人。正六品。由上三旗满洲、蒙古中遴选补授。分别掌管亲军,用作宿卫扈从。官名,清置。清代侍卫亲军中有亲军校,正六品,位

  • 廪牺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廪牺署,置令及丞。掌养牺牲,供祭群祀等事。隋唐沿置。唐代廪牺署除养牺牲外,并掌籍田所收,以供粢盛,以所余粮食及谷草饲养祭祀用牲畜。金亦置廪牺署,属太常寺,令丞以太庙令丞兼,掌祭祀

  • 太原府少尹

    官名。太原府次官,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大都督府司马置,员二人,从四品下,掌贰府事,为副留守,岁终则更次入计。

  • 司封员外郎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主爵员外郎置,员一人,从六品上,为吏部司封司次官,掌封爵、命妇、朝会及赐予等事。咸亨元年(670)及中宗神龙元年(705)曾改称主爵员外郎,玄宗开元元年(713)再改司

  • 省政府秘书处

    省政府的内部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以秘书长为主官。掌理一切机要,撰拟保存及收发文件,编制统计及报告,记录各厅处职员之进退,典守印信、会计、庶务,及其他不属于各厅之事项。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十

  • 总统府参议

    官名。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员额若干人,由总统府聘任之。

  • 河泊所

    明、清掌征收鱼税的机构。于全国各河湖堰池设。明朝视事之繁简设官一至三人不等; 清朝设大使以掌其事。官署名。元朝在建康、安庆、池州等处设河泊所,以大使、副大使领之,掌收渔税。明沿元制,洪武十五年有河泊所

  • 官署名。春秋战国置。掌兵械修造、收藏。参见“库人”。

  • 会同馆大使、副使

    官名。见“会同馆”。

  • 抚边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孙权置。南朝梁沿置,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罢。杂号将军名,三国吴置,掌征伐或镇守。《三国志·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