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务处
官署名。清末地方督抚置。因督抚统兵,并多增募军队,故设此机构,负责办理军营行政。处设总办、会办等职,多以道、府文官充任。
清代末期,提督、巡抚多增募军队,因此设营务处,以道、府文官担任总办、会办等,负责军营行政。
官署名。清末地方督抚置。因督抚统兵,并多增募军队,故设此机构,负责办理军营行政。处设总办、会办等职,多以道、府文官充任。
清代末期,提督、巡抚多增募军队,因此设营务处,以道、府文官担任总办、会办等,负责军营行政。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三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三品升授之阶。
里正的佐理人员。北齐之制,在城邑坊市之地,一区或在千户以上,置有里正二人,里吏二人;另有隅老四人,为民间所设职事,协助里正办理版籍、赋役等事务。
清代吏部内部机构。掌监吏部印信,并收发在京各衙门文书,分交各司办理,不设专职主管官员,由四司郎中、员外郎、主事与七品小京官等按日轮值。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抗日战争时期设置,属军事委员会。掌理关于伤亡官兵的褒扬抚恤及其遗属的救济。
官名,金朝置,从七品,佐令掌宫廷修饬洒扫、启闭门户、铺设毡席之事。见《金史·百官一》。
功臣封号。明朝置。封予佐太祖朱元璋定天下有功者,或封公、侯、伯,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职掌参见“候官”。官名。北魏时管伺察候望的官员。《魏书·官氏志》:“(道武帝拓跋珪)制定官号……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以伺察
官名。《周礼》地官有人奄二人,女八人,掌理供给王及后、世子六谷之饭,祭祀及宴飨宾客,供给装在簠簋里炊熟的米饭。ȼ
官名。西汉武帝一度置,以李延年为之,佩二千石印绶,掌谱作新曲。寻省。三国魏复置,隶太常,掌校定调和音律。六品。晋改“协律校尉”。官名,西汉武帝始置。掌承旨谱曲。三国曹魏黄初年间也置,为乐令升迁用。《汉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乡伯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