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谒者台

谒者台

官署名。东汉置,设谒者仆射为长官,常侍谒者五员、谒者三十员,掌朝会典礼,遣使传宣诏命、巡视监察。名义上隶光禄勋,实际直达皇帝,时号外台,与尚书、御史合称三台,共掌朝政。三国沿置。晋省并入御史台。南北朝复置,掌朝觐宾飨吉凶典礼之司仪、安排朝会班次、传宣诏命,职权渐轻。南朝设仆射一员、谒者十员,北齐设仆射二员、谒者三十员、录事一员。隋初罢,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置,与御史台、司隶台合称三台。掌遣使奉诏劳问,持节监察,受理冤枉而申奏之,奉引御驾。设大夫一员、司朝谒者二员为长贰,属官有丞、主簿、录事等。领通事谒者二十员; 其次有议郎二十四员、通直三十六员、将事谒者三十员、谒者七十员,皆掌出使;后罢,改置员外郎八十员; 寻又置散骑郎二十员,承议郎、通直郎各三十员,宣德郎、宣义郎各四十员,征事郎、将仕郎、常从郎(登仕郎)、奉信郎(散从郎)各五十员,又各有散员郎,皆掌出使。唐朝罢。参见“谒者”。


官署名。汉置,《后汉书·百官二·谒者仆射》:“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本注曰:为谒者台率,主谒者,天子出,奉引……常侍谒者五人,比六百石。本注曰:主殿上时节威仪。”还有给事谒者,掌宾赞受事及上章报问等。南朝梁也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等事。其长官为仆射,属官有谒者十人,掌奉诏出使、朝会宾赞等。见《隋书·百官上·谒者台》。陈沿梁制。北魏、北齐谒者台,掌凡诸吉凶公事,导相礼仪;有仆射二人,谒者三十人。见《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隋书·百官中·谒者台》。隋朝谒者台,掌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察授,及代受冤枉者申奏等。其长官称大夫,正四品;其副为朝谒者,从五品;属官有丞、主簿、录事等。下有通事谒者二十人;其次有将事谒者三十人,谒者七十人,皆掌出使。见《隋书·百官下·谒者台大夫》、《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唐废谒者台,而置四方馆,改通事谒者为通事舍人,掌通奏、引纳辞见、承旨宣劳等。见《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

猜你喜欢

  • 尚辇局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殿内省置,有奉御二员、直长四员,又有掌辇六员。唐朝殿中省沿置,有奉御二员、直长三员、尚辇二员。掌宫廷舆辇、伞扇,大朝会陈于庭,大祭祀陈于庙,皆伞二、翰一、扇一百五十六,

  • 清册

    文书名。① 即“青册”。② 明细之账册。如清朝各州县所管之仓库皆造四柱清册,记录旧管、新收、现存、开支等项目,以便查核。

  • 大谁

    官名。汉朝设此官,掌管门禁。《汉书·五行志》:“成帝绥和二年八月庚申,郑通里男子王褒……故公车大谁卒,病狂易,不自知入宫状,下狱死。”注:“大谁者,主问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谁也……大谁本以谁何称,因用名

  • 夏台

    官署名。夏代的监狱名。《史记·夏本纪》:“(夏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子夏台。”监狱名。亦称钧台,本是一种可供游观的“台”,夏代末年为软禁商族首领汤的处所,属于特种

  • 监御曹令

    官名。北魏置,监御曹长官,亦省称为监御令。《魏书·于栗碑传》: “车驾征讨,(侍御中散于洛拔)恒在侍卫,擢领监御曹事。从征凉州,既平,赐奴婢四十口,转监御曹令。”孝文帝荐祭文明太皇太后时,监御令陈服笥

  • 太官署令丞

    官名。秦置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三国沿置,晋改属光禄勋,南朝宋齐梁陈属门下省。北魏时尚食、中尚食均掌皇帝膳食,分隶门下省与集书省;而太官掌百官之撰,属光禄勋。北齐于光禄寺置太官署,有令及丞,隋唐沿置

  • 巧工

    官名。三国吴《天发神谶碑》:“巧工九江朱口。”(《金石萃编》二十四)宋赵明诚《金石录》二十跋尾十《赵西门豹祠殿基记》:“又云:‘巧工司马臣张由。’……近岁临淄县人耕地得‘巧工司马’印,遍寻史传皆无此官

  • 主玺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员四人,分掌神玺、传国玺与六玺之藏。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主管各种符节。

  • ①君王受朝布政令的地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九宾于廷。”②战国时期地方官吏处理政务的公堂。如县廷。《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即令甲,女载丙死 (尸) 诣廷。”1、君王受朝拜、发布政令的

  • 科布多参赞大臣

    官名。清朝派驻科布多之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六年 (1761) 设,统掌外蒙古杜尔伯特、辉特、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札哈沁、明阿特、额鲁特以及阿尔泰乌梁海等八部之官族、军务、财赋、刑罚等项事务。下设办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