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走马

走马

官名。①即“趣马”。商、周朝皆置。商朝走马职掌不详。周朝走马掌养马。其长称师,地位较高,位近师氏。左走马、右走马次之。亦有地位很低下者,可与物品一起用于赏赐。② 《周礼》官名。《周礼·夏官 ·司马》有“趣马”,即走马。身份地位很低。详“趣马”。


武官名。商代始置,卜辞说:“贞其令亚、走马”(《甲》二八一○),就是贞卜是否命令亚与走马这两个官。西周的走马有三种:《师兑��》有“左右走马”与“五邑走马”(《三代》九·三○·一——三三·一),《走马爵》有“走马”(《三代》一六·三二·四)。上述三种走马其地位不同,走马之长称为“”,上述《师兑��》中的师兑主管全国的走马,即左走马、右走马及五邑走马(五邑走马可能是在周都丰、镐、葊、成周、王城五地的走马),为全国走马之长,故称“师兑”,其地位近于师氏。文献中称走马为趣马,《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蹶维趣马”与《诗经·大雅·云汉》中的“趣马、师氏”,即是与师氏地位相近的趣马。至于《尚书·立政》所说“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中的趣马,则其地位甚低,与《周礼·夏官》中的作为校人属官职掌养马的趣马,已相近似。

猜你喜欢

  • 团长

    官名。民国时陆军统领一团兵的军官称团长。军官名。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的标为团,标统带改称团长,由上校或中校充任。国民党政府沿置。团的编制参见“陆军师”。

  • 宣信中郎

    官名。三国蜀置。董恢以此职副昭信校尉费祎使吴。见《三国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官名,三国蜀置,为出使他国时官职身份。《三国志·蜀书·董允传》:“恢年少官微,见允停出,逡巡求去,允不许。”注:

  • 殿庭仪礼司副使

    官名。明朝殿庭仪礼司副长官。洪武九年(1376)置,三人,正八品,佐司使掌司事。十三年,改左、右司副。

  • 司列

    官署名。即尚书省吏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

  • 五监

    官署合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指少府监、长秋监、将作监、国子监、都水监。唐朝改长秋监为内侍省,增置军器监,仍合为五监。隋唐与宋中央官署中诸监的合称。隋炀帝分太府寺设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寺

  • 厄真

    即“额真”。

  • 屯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诸屯副长官,每屯置一或二人,从八品下,佐屯监掌本屯稼穑之事。宋初仅存空名而未尝除授,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时废。

  • 工官长

    官名,汉置,掌收工税等。详“工官”、“工官令”条。

  • 寨使

    官名。金代女真人在州县内别立猛安谋克村寨,不与汉人杂居。凡五十户以上的村寨均设寨使一人,管理本寨户口,并查考一切违法事件。

  • 耆老

    乡的教化人员。唐制以五里为乡,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一人,至十五年(公元641年)省,此后改设耆老,或称耆寿。唐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为乡、里两级。乡一级组织是虚的,耆老并无具体的职权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