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释褐

释褐

谓脱去布衣,换着官服。即初仕之意。亦作“解褐”。《文选》卷四五扬雄《解嘲》: “夫上世之土,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梁书·朱异传》: “旧制,年二十五方得释褐。时异适二十一,特敕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后亦以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赐新及第进士与诸科举人绿袍、靴、笏。此后,中第者未命官而先解褐,成为定制。神宗行三舍法后,太学上舍生积分与舍试皆优等,可释褐,赐袍、笏,择两优释褐,分数最高者称释褐状元。


易粗布衣而服官服,称为释褐。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赐新及第进士和诸科举人绿袍与靴、笏。此后中第者未命官而先释褐,遂成制度。熙宁中实行三舍法后,太学上舍生肄业期满,经考试列为优等,亦可在化原堂释褐。其分数最高者,且有“释褐状元”之称。

猜你喜欢

  • 南左卫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朝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 北护卫太师

    官名。辽置,见“北护卫府”。

  • 度支部左右侍郎

    官名。清末设,左右各一人,为度支部的副长官。见“度支部”。

  • 提举皇城司

    官署名。金上京设,不常置,掌本京城壁及缮修等事。其长官为提举、同提举。见《金史·百官三》。

  • 中廷御史

    官名。三国魏置,位七品。职掌不详。见《通典·职官一八》。官名,三国魏置,掌纠察非法,位七品。见《通典·职官·十八》。

  • 宰旅

    官名。春秋周王室置。太宰属官。掌收纳诸侯所献职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韩宣子聘于周,王使请事。对曰: ‘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官名,春秋时周王室设置,为宰的属官。《左传·襄公二十

  • 司辰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统司辰下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福建船政大臣

    官名。清朝福建船政长官。同治五年(1866)置。一人,特简。初为钦差大臣,正二品,光绪四年(1878)后,曾数次由地方巡抚、总督、将军等兼任,品秩不定。掌理福州船政局轮船制造事宜。

  • 尉马曹御史

    官名。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其在尉马曹者称尉马曹御史,掌厩马。

  • 邺玄武苑丞

    官名。西晋置。为大鸿胪所属邺城玄武苑长官。